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管子》与《孟子》的经济伦理思想的研究前人已有不少丰硕成果,但从比较的视角来研究它们的经济伦理思想的目前尚无人涉及。管子与孟子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大师,他们的经济伦理思想贯穿秦汉以后二千多年的历史,以不同的路径影响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前者为功利主义;后者为德性主义)。当我们步入21世纪,在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背景下以及现代社会的道德危机面前,需要我们重新审视《管子》与《孟子》的经济伦理思想,反思二者的现代价值,整合其合理的思想资源,为现代社会的发展寻求伦理文化的支持与动力。本文试以《管子》、《孟子》为研究资料,从他们的不同人性论内涵入手,比较《管子》与《孟子》的经济伦理思想,并从渊源和影响对二者进行了探讨,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人性观和功利论与道义论相结合的伦理观的建设中批判地继承管孟经济伦理思想的合理成分提出粗浅的看法。.春秋战国之际,随着西周礼乐社会的解体,王官之道逐渐为诸子之学代替,从而出现了以“义利之辨”为主要命题的诸子百家争鸣的伦理思想发展的新格局。在这种形式下《管子》与《孟子》应运而生,其中包含极为丰富的经济伦理思想。《管子》从人本自利的人性论出发,提出“仓廪实而知礼节”的道德本质论,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考量伦理道德,一方面主张物质利益第一,另一方面认为伦理道德对于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孟子》从性本善的人性论出发,在继承了孔子“见利思义”德性主义价值取向的思想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何必曰利”的命题,虽然他并不反对发展经济,但有明显轻视利益问题的倾向,认为经济问题的解决可以随着道德问题的解决而自然而然的解决。这种“重义轻利”的伦理文化,缺少对经济问题的经济学关注,而过多伦理学考量,其消极因素影响着我们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市场经济伦理的进程。现代社会中,市场经济是迄今为止比较有效的经济模式,而能够与这一经济模式相匹适的经济伦理应该是一种讲究功利的伦理。因此,在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下,在《管子》和《孟子》经济伦理思想的比较视野中,拓展《管子》与《孟子》经济伦理思想的内涵,这对现代市场经济伦理的构建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以马克思的辩证法和历史观对《管子》和《孟子》作一些比较研究,首先提出了《管子》经济伦理思想的三个基本特征:任公不任私;务本抑末;功利主义的经济伦理意蕴。在中国封建小农经济作为主要经济形态的历史背景下,本文又依次研究了其表现在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四个经济生活环节中的伦理规范。第二部分从民本思想,德性主义的伦理观对《孟子》的经济伦理思想进行了探讨。第三部分研究了《管子》与《孟子》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