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自1997年成立以来,不断发展壮大,已经成为我国国债、政策性金融债和其他类型债券的主要发行和交易场所。2001年7月,为了提高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流动性,促进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发展,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了九家金融机构为双边报价商,开展双边报价业务。这标志着在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上初步建立起来了做市商制度。作为一个新的市场机制,它的运行状况受到了极大的关注。无论是理论界,还是监管层都意识到双边报价制度的健康运行对债券市场未来发展的重要性。本文选取了双边报价制度设立以来市场上的交易数据,借助于计量经济学软件,分析双边报价制度在提高市场流动性和引导市场价格方面所起到的作用,以了解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上双边报价制度的运行情况以及双边报价制度存在的问题,并给出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双边报价制度的建议。 本文首先对关于做市商的理论进行了梳理,对前人的研究成果给予归纳和总结。在此基础之上,论述了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上做市商的发展历程。在第四章中,对双边报价商在稳定市场价格、提高市场流动性和引导市场价格方面的作用进行检验,最后,根据实证的结果,给出了一定的发展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