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发展的目的是解决人民生活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从过去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到现在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问题的内涵在发生着改变,经济发展的质态也相应的转变。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经济发展实质上是一个动态化的过程,是不断更新升级的过程。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所作的《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经济高质量发展已然成为解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求的指导方针,成为提升我国综合国力、国际地位的重大战略,是解决“新时代”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新矛盾”、“新时代”下经济发展质量的稳定显得尤为重要,而复杂多变的环境对我国经济发展质量是一次考验也是一次机会,因此关于经济发展质量韧性值得深入研究。本文对全国272个地级市“质”及其韧性、“量”及其韧性进行实证分析,探寻我国经济发展质量及其韧性的整体情况以及个体之间的差异性。研究表明:我国经济规模和结构规模在空间分布上呈现明显的两极分化格局,而科技创新、人力资本、人口活力、物流运输等因素显著影响我国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我国经济“质”(三产业创新、产业发展、TFP增长率)、“量”(居民消费、国民生产总值GDP)均受到2008年经济冲击的影响;从经济冲击对“质”、“量”产生的影响程度上看,京津冀、长三角、成渝、珠三角等城市群“量”受到的冲击较小,以四川、河南、湖南、山东等劳动力主要输出地区“质”受到的冲击较小,从城市发展路径上看,“量”的发展路径呈现正态分布且均值大于0,相反“质”的发展路径略显分散没有显著特征。对城市经济规模、结构规模冲击前后发展路径偏移(K值差)研究发现,不同城市在应对外部冲击时所展现的能力不同,有的城市在应对外部冲击时具备路径创造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有的城市在应对外部冲击时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但是不具备路径创造能力,相反有的城市两者均不具备,缺乏有效应对外部冲击的能力。两种“韧性”呈现明显的空间格局分布差异,规模韧性主要以中心城市构成的核心外围结构,而结构韧性则多以中心城市为主,同时规模韧性的城市数量上明显多于结构韧性城市数量,反映出我国规模韧性水平整体上强于结构韧性水平。“质”与“量”两种韧性呈现高低不匹配的现象,双高、一高一低、双低的城市分异较大,其中双高城市数量仅仅只有10个,且主要是北上广深等一线发达城市为主,表明我国质量韧性整体水平不高,质量韧性水平有待提升。为了更好的改善不匹配现象,应加强风险防范意识,提升第三产业发展水平,注重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形成经济增长与产业提升的良性循环,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保持经济健康持续的发展。
“新矛盾”、“新时代”下经济发展质量的稳定显得尤为重要,而复杂多变的环境对我国经济发展质量是一次考验也是一次机会,因此关于经济发展质量韧性值得深入研究。本文对全国272个地级市“质”及其韧性、“量”及其韧性进行实证分析,探寻我国经济发展质量及其韧性的整体情况以及个体之间的差异性。研究表明:我国经济规模和结构规模在空间分布上呈现明显的两极分化格局,而科技创新、人力资本、人口活力、物流运输等因素显著影响我国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我国经济“质”(三产业创新、产业发展、TFP增长率)、“量”(居民消费、国民生产总值GDP)均受到2008年经济冲击的影响;从经济冲击对“质”、“量”产生的影响程度上看,京津冀、长三角、成渝、珠三角等城市群“量”受到的冲击较小,以四川、河南、湖南、山东等劳动力主要输出地区“质”受到的冲击较小,从城市发展路径上看,“量”的发展路径呈现正态分布且均值大于0,相反“质”的发展路径略显分散没有显著特征。对城市经济规模、结构规模冲击前后发展路径偏移(K值差)研究发现,不同城市在应对外部冲击时所展现的能力不同,有的城市在应对外部冲击时具备路径创造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有的城市在应对外部冲击时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但是不具备路径创造能力,相反有的城市两者均不具备,缺乏有效应对外部冲击的能力。两种“韧性”呈现明显的空间格局分布差异,规模韧性主要以中心城市构成的核心外围结构,而结构韧性则多以中心城市为主,同时规模韧性的城市数量上明显多于结构韧性城市数量,反映出我国规模韧性水平整体上强于结构韧性水平。“质”与“量”两种韧性呈现高低不匹配的现象,双高、一高一低、双低的城市分异较大,其中双高城市数量仅仅只有10个,且主要是北上广深等一线发达城市为主,表明我国质量韧性整体水平不高,质量韧性水平有待提升。为了更好的改善不匹配现象,应加强风险防范意识,提升第三产业发展水平,注重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形成经济增长与产业提升的良性循环,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保持经济健康持续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