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食管鳞状细胞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它转移快、恶性程度高的特点,使其五年生存率低,严重危害着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近年来,虽然手术技术,化疗方法和放射治疗的水平有了较大进步,但食管鳞状细胞癌的远期生存率却没有明显的提高,这主要是因为癌细胞在术前已通过淋巴和血液发生微小转移。某些原发肿瘤能够抑制其远处转移瘤的生长,原发肿瘤切除后,转移瘤才开始快速生长,对其机制的研究促进了多种血管生长抑制剂的发现。1997年哈佛大学的O’Reilly首先发现的Endostatin(内皮抑素)就是其中之一,它最先在鼠的血管内皮细胞瘤(Eoma)培养液中被提取出来,是一种分子量为20KD的多肽,为胶原蛋白XVⅢ羧基末端的一部分。近年来许多学者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发现其广泛存在于组织基底膜中,主要在一些高度血管化的组织表达。在细胞水平内皮抑素可以抑制内皮细胞的迁移、抑制bFGF等刺激的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许多研究表明内皮抑素可以抑制新生血管形成,例如鸡胚绒毛尿囊膜的新血管生成,大鼠角膜新血管生成,动脉环体外培养的新血管生成等。许多学者围绕内皮抑素的这些特性进行了大量工作,证明了内皮抑素与包括肺癌、肝癌、肾癌在内的许多肿瘤的生长、转移、预后有密切的关系。它通过抑制肿瘤血管生长,促进肿瘤细胞凋亡<WP=4>而发挥抗肿瘤作用,可以防止肿瘤转移,并且不发生耐药性。内皮抑素与多种肿瘤的病理生理特征有关,在动物实验中表现出了良好的抗肿瘤特性,美国已将内皮抑素投入到临床研究阶段。目前内皮抑素在人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二者的相关性未见报道。本研究旨在通过检测人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切缘组织及食管良性病组织中内皮抑素表达水平的差异,分析内皮抑素与人食管鳞状细胞癌病理生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及其对食管鳞癌远期生存情况的影响,评价内皮抑素对于食管鳞状细胞癌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染色SP法分析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肿瘤组织与病理证实为阴性的食管切缘组织中内皮抑素的阳性表达水平,以同期食管良性病患者食管组织作为对照,标本均取自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胸外科1996年1月至1996年12月住院治疗的食管疾病患者,其中食管鳞状细胞癌62例,取自未经放化疗且有随访的病例;食管良性病患者14例,取自同时期我院食管良性病患者。结果:(1)内皮抑素的表达定位于肿瘤细胞、食管粘膜上皮细胞、食管粘膜基底细胞、血管内皮细胞、浆细胞及部分淋巴细胞的胞浆内。(2)不同食管组织中内皮抑素阳性表达率的比较:食管鳞癌组织73.13%±7.62%,切缘组织50.14%±5.51%,食管良性病组织40.36%±8.56%。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明显高于切缘组织和食管良性病组织(P<0.01),食管癌切缘组织中内皮抑素的水平亦明显高于食管良性病组织(P<0.01)。(3)内皮抑素的表达水平与食管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生理特征的关系:内皮抑素表达水平与食管鳞癌原发<WP=5>肿瘤的侵润深度、有无远处转移、细胞分化程度、临床TNM分期均有密切关系(均P<0.05),而与原发肿瘤部位、区域淋巴结转移状态,以及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的年龄、性别、饮食习惯、家族史等均无明显关系(均P>0.05)。(4)内皮抑素的表达水平与食管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生理特征的相关性:多因素相关分析发现内皮抑素阳性表达水平与原发肿瘤侵润深度、有无远处转移、临床TNM分期均呈负相关(均P<0.05),与细胞分化程度呈正相关(P<0.05),而与有无区域淋巴结转移以及患者性别、年龄、生活习惯等均无显著相关性(均P>0.05)。(5)内皮抑素与食管鳞癌远期生存情况的关系: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的远期生存情况与内皮抑素在病变组织的表达呈正相关(均P<0.05),内皮抑素水平越高,远期生存情况越好。结论:(1)内皮抑素的表达水平与食管病变性质有关。(2)内皮抑素的表达水平与食管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分期有密切关系。(3)内皮抑素的表达水平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细胞分化程度有关。(4) 内皮抑素的表达水平与原发肿瘤的临床TNM分期、远期生存情况及细胞分化程度均有相关性。(5)内皮抑素的表达水平是食管鳞状细胞癌的独立预后因素;对早期食管癌的诊断可能有一定帮助。(6)内皮抑素对抑制食管鳞癌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对于内皮抑素应用于食管癌的治疗,本研究可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