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宋内志贺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表型,探索宋内志贺菌AcrAB-TolC主动外排泵基因及其调控基因与多重耐药的关系,阐明细菌多重耐药的分子机制,为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遏制多重耐药菌株的产生以及新药研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宋内志贺菌的收集、鉴定和药物敏感性分析:收集济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济南市第四人民医院保存的宋内志贺菌共41株,通过生化反应和血清学方法对菌株进行鉴定。采用琼脂纸片扩散法和E-test法测定所有菌株对7种抗菌药物(氨苄西林、头孢噻肟、环丙沙星、庆大霉素、氯霉素、四环素、复方新诺明)的耐药性。2宋内志贺菌主动外排模型的构建以及泵抑制剂的干预:选取两株宋内志贺菌野生株,以环丙沙星为诱导剂,通过不断诱导培养使其转变为耐药株,E-test法测定诱导后菌株对7种抗菌药物(氨苄西林、头孢噻肟、环丙沙星、庆大霉素、氯霉素、四环素、复方新诺明)的MIC值,比较诱导前后MIC值的变化。采用常量肉汤稀释法比较加入主动外排泵抑制剂PAβN前后诱导耐药株对环丙沙星的MIC值变化,分析外排泵抑制剂对耐药表型的影响。3AcrAB-TolC主动外排泵基因(acrA、acrB和tolC)及泵阻遏基因(acrR、marR)的检测以及mRNA的表达: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全部试验菌株的acrA、acrB、tolC、acrR和marR基因。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进行荧光定量分析,以16sRNA为参照,分析诱导前后泵基因和调节基因的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1药敏结果:41株宋内志贺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分别为:氨苄西林(41.5%),头孢噻肟(12.2%),环丙沙星(0),庆大霉素(46.3%),氯霉素(0),四环素(85.4%),复方新诺明(85.4%)。41株宋内志贺菌中有36株耐药,耐药率为87.8%(36/41),其中16株对超过4种抗菌药物耐药,即有39%的宋内志贺菌表现为多重耐药。耐药模式有6种,以TS最多,占41.5%。5株菌株对所有抗菌药物敏感。2宋内志贺菌诱导结果和加入外排泵抑制剂后耐药表型的变化:通过69代诱导传代,诱导菌株对环丙沙星的MIC达64μg/mL,对其他几种结构不同的抗菌药物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经过环丙沙星的诱导,原来的敏感菌株均逐步转变为多重耐药株。加入主动外排泵抑制剂PAβN后,诱导后的多重耐药菌株对环丙沙星的MIC值出现明显下降,但未达到诱导前的敏感水平。3AcrAB-TolC主动外排泵基因、泵调节基因检测及mRNA的表达情况:所有菌株均扩增出大小分别为1194bp,3150bp,1582bp,512bp和426bp的片段,分别为acrA,acrB,tolC,acrR和marR基因扩增产物,未发现基因缺失株。诱导耐药株的acrR和marR基因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敏感株,acrA、acrB和tolC基因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敏感株。结论141株宋内志贺菌对氨苄西林、庆大霉素、四环素、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均超过了40%,但对头孢菌素类和磺胺类敏感性较高,临床在治疗宋内志贺菌感染引起的痢疾可选用敏感性较高的药物。2AcrAB-tolC主动外排模型建立后,经过诱导的敏感菌株除了对诱导剂环丙沙星产生耐药外,还对其他几种抗菌药物也产生了耐药,这几种药物与环丙沙星在结构和作用机制上均不相同,且经证实均为主动外排泵AcrAB的作用底物。另外,在加入主动外排泵能量抑制剂PAβN后,诱导耐药后的菌株的MIC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这说明主动外排系统的激活可能是诱导株多重耐药性产生的主要机制。3敏感株和诱导耐药株均扩增出主动外排泵基因(acrA、acrB和tolC)及泵阻遏基因(acrR、marR),没有发现基因缺失株,说明宋内志贺菌耐药株和敏感株都存在主动外排基因,只是泵阻遏基因表达水平下降激活主动外排泵基因的转录,导致了多重耐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