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瘤胃含有大量微生物,是粗纤维的天然发酵罐,反刍动物80%的粗饲料在此被分解利用。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每年有大量的作物秸秆由于利用不当被浪费。为提高其利用率,瘤胃细菌成为目前的研究热题。由于瘤胃内主要纤维降解菌对环境要求较高,所以瘤胃兼性厌氧菌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本研究将从瘤胃中分离鉴定一株兼性厌氧纤维素分解菌,研究其对瘤胃发酵及泌乳中期奶牛产奶量和乳成分的影响。试验分为以下四个方面:试验一,试验通过选择性培养基初筛,分离得到19株有纤维降解作用的菌株。经过纤维素刚果红培养基鉴别和固体发酵培养复筛,测定纤维素酶活及干物质降解率,以R3的降解效果最佳,其透明斑直径/菌落直径为6.27、羧甲基纤维素酶活(CMCase)为5.94U/g,滤纸糖酶活(FPase)为1.12U/g、DMD达到23.73%。试验二、试验通过对R2、R3、R4、R5及R19菌株的形态学、生化鉴定、菌株生长特性及安全性研究。结果显示R2为棒状杆菌属、R3为纤维单胞菌属、R5芽孢杆菌属,另外2株经鉴定没有完全符合的编号。被测菌株的耐受pH值为5.0-10.0,对温度的耐受性则不高,47℃生长较差,除R4外,其它菌株安全性较高。试验三、试验采用单因素有重复的试验设计,选用4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体况相近的荷斯坦奶牛,取其瘤胃液混匀,添加不同剂量的R3培养物进行体外发酵培养,分别为:对照组(0cuf/g),第一组(3%添加量,4.4×108cuf/g),第二组(5%添加量,7.8×108cuf/g),第三组(10%添加量,1.2×109cuf/g),设2、4、8、12、24、36、48七个时间点,各时间点3个重复。结果表明:R3细菌培养物可极显著提高底物的DMD、NDFD及ADFD,较对照组分别提高35.41%、48.90%、30.23%,显著提高BCP、TVFA和乙酸的浓度、CMCase、FPase及瘤胃微生物对氨的利用率,且以第一组的效果最为显著。但对丙酸、丁酸浓度及乙酸/丙酸的比值没有显著影响;据细菌培养物添加种类的不同分:DZ(底物),R3(底物+R3培养物),KC(底物+枯草芽孢杆菌培养物),DY(底物+地衣芽孢杆菌培养物),培养24h,每组3个重复,细菌数均为4.4×108cuf/g。结果表明:R3、KC、DY组均极显著的提高了BCP的含量及发酵底物的DMD、ADFD及NDFD,且均可提高瘤胃微生物对氨的利用率,但对TVFA、乙酸、丙酸、丁酸含量及乙酸/丙酸均无显著影响,但各脂肪酸的含量均有升高趋势。试验四、本文旨在研究不同剂量的R3培养物对泌乳中期中国荷斯坦奶牛奶产量及乳成分的影响。试验选用15头体重、胎次、产奶量均相近的中国荷斯坦奶牛,采用完全随机的试验设计,分为3个处理组,即对照组(O cuf/d)、第一组(0.75×1011cuf/d)、第二组(1.5×1011cuf/d),试验期75天(预试期15d,正试期60d)。研究结果表明:两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产奶量分别提高1.96%、7.31%。第二组与对照组相比4%标准乳及能量校正乳分别提高12.05%、12.77%,差异极显著(P<0.01);第二组的F%、F、P%及SNF较对照组分别提高14.92%、6.61%、8.97%、6.77%,差异显著(P<0.05),P含量提高17.73%,差异极显著(P<0.01)。两试验组牛奶中L、L%及SNF%较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奶牛瘤胃中存在一定数量的兼性厌氧纤维分解细菌。由研究结果显示,本试验从瘤胃液中筛选获得的R3(纤维单胞菌属)菌株,可以改善奶牛瘤胃发酵,促进纤维素的降解,从而提高奶牛的生产性能,改善乳成分,对奶牛生产具有一定的促进意义,有作为微生物添加剂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