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吴越是五代宋初割据两浙的地方政权。自开平元年(907年)后梁封钱镠为吴越王,到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钱傲纳土,吴越钱氏政权存在72年。如果从唐昭宗乾宁三年(896年)钱谬消灭军阀董昌、占有两浙地区算起,钱氏割据凡八十二年。 吴越钱氏是在与周边藩镇争战中发展起来的。在其发展过程中,钱镠打着尽忠唐室的旗号,依靠北方强藩朱全忠的势力,先后消灭浙东军阀刘汉宏、董昌,并与淮南藩镇杨行密周旋,最终控制两浙之地。五代时期,钱氏始终尊奉“善事中国”方针,争取中原五代王朝的支持,抵御强邻的进攻,保持境内安宁和政治稳定。吴越的兴起及其割据,既是中原局势动荡和地区经济发展的结果,也与周边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唐末中原动荡削弱了控制地方局势的力量,吴、南唐与中原王朝长期对峙,有效地阻挡了中原王朝势力的南下,起到了屏蔽吴越政权的作用。唐代以来两浙地区经济发展,为钱氏偏安一隅奠定物质基础。 钱氏割据时期,为了与周边政权相抗衡,采取息兵劝农、大兴水利等措施,积极发展经济,经济上也取得了一定进步。这一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及对外贸易均有相当程度的发展。吴越最后纳土归宋,实现和平统一,也使两浙地区免遭兵燹。这些对两浙地区经济的持续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吴越钱氏政权,注重对外交往。在对外政策上,奉行臣属中原王朝、结交与国、对抗吴——南唐的政策,与契丹政权也有往来。这一政策前后虽然有过一些调整,但基本上保持连续性。在经济上,积极发展与周边贸易关系,尽管与吴、南唐在政治上存在对抗,但经济交往并没有中断。此外,吴越还注意与海外地区保持政治联系,发展经济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