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
临床上,残根的形成主要有两个途径:一个是因为龋病,特别在后牙由于本身的形态结构复杂更容易发生病变而致残根。另一个途径是牙周病,多发生在多根牙,常因牙周骨质吸收累及单个或多个牙根,施行病变牙根半切术后保留的残根。其中由于龋病导致形成的多根后牙残根残冠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一个或两个牙根发生较为严重的病变,在临床治疗中需要拔除,而同时可能会有一个或多个牙根的牙周状况和长度尚可以满足临床应用的要求,随着人们牙体保存意识的逐渐增强,这样的牙根就值得需要保留。
目前临床上对多根牙残根保留的研究较少,临床中多根牙出现单个牙根发生病变不能予以保留时,通常整个牙齿都会被拔除,继而采用固定或活动义齿的方式进行修复。但是对于游离端缺失的情况,义齿修复难度较高,效果也不是十分理想。随着相关修复技术和工艺水平的提高,活动义齿修复目前已经可以满足大多数患者的要求,但是其本身固有的缺点以及对患者造成的不便还是不容忽视的。对单侧游离端缺失的患者,为了保证活动义齿的稳定和固位通常都要将卡环设计到对侧,更进一步增加了佩戴的不适,成为患者不接受此种修复的一个重要原因。若使用单端固定桥来修复,也会有很多限制,如桥体的长度、基牙数、牙槽骨吸收情况等等。即使采用缩短桥体长度和增加基牙数的措施,很多研究结果显示其受力也是不合理的,会导致基牙的远中倾斜移位和牙槽骨的吸收。如果采用附着体修复的方法,也存在基托过大和健康基牙需要进行冠修复的问题。若采用种植修复,费用比较昂贵,普通患者难以接受,患者的条件也不一定可以满足种植的要求。此时,如果游离端能够保留一个残根,即使长度很短,但却使原来悬臂梁结构变为近似于简支梁结构的设计,可以显著改善固定桥前部基牙和牙列缺损区牙槽骨的应力分布。如果在这种情况下能够保留一个残根用作基牙,进行固定修复,可以解决临床治疗中面临的这个难题,但目前这种修复方式的研究目前较少。
研究目的
采用三维有限元的方法研究在保留游离端残根施行固定义齿修复时,其固定义齿基牙的应力分布情况,为临床患者保留游离端残根选择固定义齿修复提供生物力学参考依据。
材料和方法
第一部分: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1、CT扫描以正常人右侧下颌骨作为建立模型的解剖学基础,采用东芝Xpress/SX螺旋CT机对下颌骨体部进行断层扫描,共得到46幅图像,输出数据采用通用的DICOM格式存储。
2、三维有限元软件辅助建模直接将扫描得到的CT数据传入计算机,将CT的二维数字图像转化为可编辑的几何模型,用一系列计算机软件相结合的方法,采用自由网格划分和手工描绘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网格划分,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
第二部分:应力分析
根据所建立的右下颌三维有限元模型,进一步处理,模拟建立7牙齿分别被拔除近中根或远中根后,并分别和6进行铸造金属冠联冠修复的三维有限元模型。
对每个模型修复体2个(牙合)面分别施加500N与牙长轴成15°角的近中方向的力,分析各个模型在所施加力的条件下牙槽骨以及修复体的连接体的受力情况。
结果
1.将CT扫描技术与有限元方法有机结合起来,成功建立了下颌骨和固定义齿的三维模型。使用多种软件相协作的方式,使建立的模型具有很高的几何相似性。
2.游离端残根的保留固定修复,其修复的最终形式为双端固定桥或单端固定桥。保留7远中根进行双端固定修复后,牙槽骨和修复体的应力都较小,可以满足临床的使用要求。保留7近中根进行单端固定修复,牙槽骨和修复体的应力都明显提高,根尖处出现了应力集中。这种修复方式要采取适当措施减小根尖区和修复体的应力集中,同时要注意基牙修复体的固位,设计得当还是能够满足临床的要求的。对于不保留游离端牙根进行单基牙单端固定修复在靠近桥体的牙槽骨和修复体的连接体处产生很大的应力集中,长期使用会使基牙牙周破坏,牙齿松动,不建议使用这种修复方法。
结论
1.使用多种软件相协作的方式进行三维有限元建模,不但可以提高几何相似性,还可以在保证精度的基础上有效地降低网格数量,提高工作效率。
2.保留牙列远端牙齿的远中根和近中根与前部基牙进行固定修复,基牙牙槽骨的应力分布都在生理范围内,两种修复方式都能够满足临床要求。
3.保留牙列远端牙齿的远中根与前部基牙进行固定修复比保留近中根与前部基牙进行固定修复的应力分布更合理。
4.游离端进行单基牙的单端固定修复会引起基牙的应力集中,牙周破坏,不建议使用这种修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