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的语法研究

来源 :河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mzg_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现代汉语中,趋向补语是很具特色的一类补语。它们无论从表义灵活性、还是从其用频和虚化程度来说,都是很值得关注的。多年以来,汉语学界也一直没有间断过对它的研究。   文章从“下”的语义入手,从历史角度观照共时描写探讨了非体词性“下”的语义虚化过程及其内部的引申关系、“V下”结构的语法化过程及其动因,理清了非体词性“下”,的语义演变脉络及“V下”结构的演化发展历程。   全文共分为三章。第一章对有关研究进行了综述,总结并评价了相关研究,从而指出“V下”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性和意义。第二章,从历时的角度对非体词性“下”的语义演变过程进行了详实的描写,并运用认知语言学中的相关理论讨论了不同时期“下”,的意义之间的引申途径,认为谓词性“下”的本义和不同引申义的产生,一方面与其相应的体词性的“下”的意义有关,一方面与谓词性意义内部的相关性有关。第三章,对“V下”结构的产生及发展演变进行了探讨,认为“下”的语法化程度与“V”和“下”意义之间的相关性有很大的关系。意义相关程度越大,“下”的语法化程度越强。并认为目前存在三个性质的“下”:一类为趋向动词、一类为趋向补语、一类为动态助词。  
其他文献
叙述学产生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结构主义发展势头强劲的法国,七十年代盛行,随后遭到解构主义和政治文化批评的夹攻而回落。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在美国诞生了女性主义叙述学、
一、现在比较流行的斜面实验器材如图所示的实验器材能比较好的演示一侧的斜面从较大的倾斜度逐渐过渡到水平,这样可以改变前些年我们讲到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时依赖多媒体课
期刊
BBC自诩拥有世界上最严谨的新闻专业规范。但在吉利根事件后,BBC因其新闻规范出现了不应有的瑕疵遭到了《赫顿报告》的谴责。为重建形象,BBC启动了一系列大改革,不仅更换了高
Modbus/TCP协议在工业控制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了进一步提高监控系统的通用性和井下远程数据的传输能力。深入地研究了Modbus/TCP协议,成功的将LwlP协议栈移植到ARM中,
2月21日,19:50新西兰蒂卡普湖畔,东经170°28’,南纬44°01’一个阴沉的傍晚,却丝毫没有掩盖蒂卡普湖畔摇曳的美景。游人逐渐散去,石滩恢复了宁静。我支起脚架,用了一块lee b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期刊
期刊
范仲淹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的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和文学家,对于这位北宋名臣,研究者对其诗歌关注较少。本文以范仲淹的诗歌为研究对象,主要从诗歌理论、思想内容、艺术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