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性聋患者睡眠和焦虑抑郁状态的研究

来源 :广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agoncoo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突发性聋患者睡眠状态的研究目的:通过分析突发性聋患者的睡眠质量及其结构特点,探讨突发性聋与睡眠障碍的相关性,明确睡眠障碍在突发性聋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3年7月突发性聋患者38人作为研究对象,选择年龄、性别、体重、身高与之匹配的的健康人38例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和对照组人员均采用澳大利亚Compumedics EIESTA-series多导睡眠仪进行睡眠监测。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突发性聋患者表现为有效睡眠时间减少(P<0.05),睡眠潜伏期延长(P<0.01),入睡后觉醒时间和觉醒次数增多(P<0.05),快速动眼睡眠(REM期)时间和比例减少(P<0.05或P<0.01),非快速动眼睡眠第一期(S1期)和第二期(S2期)时间和比例增多(P<0.05或P<0.01),第三期(S3期)时间和比例减少(P<0.01)。结论:突发性聋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睡眠结构多数发生显著改变,表现为睡眠质量下降,睡眠障碍较重,提示睡眠障碍可能与突发性聋的发生、发展以及其转归有一定的相关性。故在其治疗时,要兼顾睡眠障碍的治疗,这样可能更有利于突发性聋的康复。第二部分突发性聋患者焦虑和抑郁状态的研究目的:探讨突发性聋患者焦虑和抑郁状态的发病情况,为有效治疗突发性聋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8月至2013年7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十二人民医院(广州市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住院治疗的突发性聋患者38人(38耳)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选择年龄、性别、体重、身高与之匹配的健康人38例作为对照组。采用经典的汉密顿焦虑量表法和汉密顿抑郁量表法,对突发性聋患者38例及正常人38例进行评分,通过统计学处理,比较突发性聋患者与正常人之间的得分差异。结果:突发性聋患者与正常对照组焦虑和抑郁状况的评分值有显著性差异,突发性聋患者的焦虑和抑郁评分值与正常对照组比,有显著提高(P<0.01)。女性病人的焦虑和抑郁状态普遍比男性高(P<0.01)。结论:突发性聋患者存在着明显的焦虑和抑郁状况。治疗突发性聋时,不仅要治疗其生理性疾病,而且还要治疗其合并的焦虑、抑郁等,这样突发性聋的治疗效果可能会更好。
其他文献
砷、镉、铬属于环境中类金属或金属肾毒性污染物。研究发现,营养素、生物活性大分子、草本植物及其提取物、临床药物及化合物对砷、镉、铬化合物导致的实验动物肾损伤具有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