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小说中的中西文化融合现象研究

来源 :江苏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palzm9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近现代中国文化交流史上涌现出大批献身文化交流事业的学者,而林语堂以“中西文化交流”为目标,成为其中较为成功的一人。“两脚踏中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是他写给自己的对联。林语堂以此为文学创作的宗旨,将以生命和人性为基础的中国传统精神文明与西方的现代物质文明结合,力图在在其作品中为人们建构一个个中西方和谐美好的生活图景。本篇论文着重结合林语堂的小说,分析林语堂中西文化融合现象具体表现及其特点。论文绪论部分阐述了本文的研究意义,概括梳理了学术界对林语堂文化观的研究成果,并结合研究成果发现林语堂研究中留下的空白。从整体上把握林语堂小说的中西文化现象,分析林语堂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基督教文化的理解与融合。论文的第一章主要以中国厚德载物的儒家文化、逍遥自在的道家文化、普度众生的佛教文化为切入点,探讨了林语堂在海外创作的《京华烟云》、《风声鹤唳》、《唐人街》、《朱门》、《红牡丹》、《赖柏英》、《奇岛》七部小说中具体体现出来的中国传统文化。通过中国传统儒家、道家、释家精神与西方物质世界的紧密结合,暴露物质世界中存在的精神缺陷,以此呈现林语堂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弥补西方人精神世界漏洞的方法,展现林语堂为拯救西方人委顿的精神所做出的多种努力。第二章主要分析在中国传统思想与西方基督教精神和欧洲现代思想的碰撞中林语堂小说当中形成的文化观,从双性和谐的女性观、自然人性的基督教神学以及个性是文学创作灵魂的表现说这三个角度,剖析林语堂的中西文化融合现象体现中的西方文化成分,明确其与中国传统文化交融的部分。第三章结合小说文本全面梳理了林语堂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借鉴吸收过程和对基督教的疏离与回归过程,从而呈现林语堂文化选择的轨迹,明确林语堂小说中中西文化融合现象形成的原因。第四章客观分析林语堂中西文化融合现象带来的价值和启示。最后,在梳理林语堂中西文化融合现象形成渊源和分析其在小说文本中的具体体现的基础上,总结林语堂为中西文化交流所做的贡献,得出林语堂“中西文化融合”的构想在一定程度上取得成功的结论。
其他文献
新《行政诉讼法》在立法目的、受案范围、管辖制度、当事人制度、审理判决制度和执行制度等方面作出了重大修改,这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行政诉讼发展的突出问题,对
土壤中砷和硒的测定有多种方法,一般对两种元素含量进行单独测定,过程比价繁琐,不利于批量分析。本文提出了一种可同时测定土壤中砷、硒含量的方法,该方法采用盐酸和高氯酸一
政府信息公开的范围就是哪些政府信息应当对公众公开,哪些政府信息可以不予公开。对于这个问题,各国政府信息公开法都体现了“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的立法理念,在政府信
电影投资是一个高风险的投资,尤其是艺术电影。在与商业电影的抗衡中,艺术电影的市场份额也比商业电影要少的的多。但是从世界范围来看,艺术电影也一直倔强的占据相应的市场
近十几年来,公允价值计量问题一直是国际会计前沿中极富挑战性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当前,无论是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还是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都正经历着将公允
数字出版的盈利模式主要包含直接产品盈利,如电子书、数据库、手机出版、按需出版等,以及间接盈利,如广告、作者服务、出版社服务等模式。基于国内出版社现阶段的发展特点,在
<正> 《左传》是先秦历史散文的代表作,它不仅是珍贵的历史著作,也是杰出的文学作品。它尤以描写各种大小战役著称,如秦晋韩之战,晋楚城濮之战、邲之战、鄢陵之战等,文章都极
为了研究新西兰麻的抗旱特性,以日落、红剑、山亚麻和青铜4个新西兰麻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设置正常供水组和干旱胁迫组,研究持续2个月,测定相关生理指标。结
中秋节作为中国社会的传统大节,它起源于人们对月亮天体的崇拜,并复合了古代秋尝与祈子等内容,家庭团聚是中秋重要节俗。在当代社会,中秋节仍然具有服务社会的重要功能。
处理离婚纠纷时,作为婚姻住所的房屋的认定及分割一直是司法实践中的难题之一。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住房制度改革,房地产市场持续升温,房产目前已经成为普通家庭的最大宗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