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北文化视域下陶艺在茶舍中的介入与融合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x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陶瓷是基于人类的物质与精神需要衍生而来的文化艺术,作为一种独特的造物形式而被广泛用于空间设计当中。陶瓷艺术蕴含了浓厚的民俗情感与人文意识,凝结了造物哲学、自然观念与审美情态,具有兼收并蓄的包容特征,能够与其他姊妹艺术交相“碰撞”,呈现出内涵丰富而又匠心独具的视觉旨趣。而今,受到机器大生产趋势的影响,各种新兴材料随潮迭起,加之陶瓷艺术在形式上的千篇一律、在空间环境中的枯燥乏味,已然难以满足人们的精神及审美需求。自古以来,陶瓷与茶舍就有着须臾不离的联系,茶舍作为一个忘尘开怀的修身之所,为古代文人雅士谈风论雅、平民百姓谈天说地提供了极佳的公共平台。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使得人们神经紧绷、压抑重重,而茶文化所推崇的养生、得道与体悟境界能够有效缓和这一问题。人们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时代,追寻精神的解脱和传统手作的韵味,渴望回归自然、感受传统。文本基于皖北地区茶舍的现存面貌指出皖北不同品类茶舍的设计之长与不足,进而对界首窑彩陶、淮南寿州窑瓷以及萧县萧窑瓷这三个代表陶瓷品类进行深刻剖析。而后列举代表性陶瓷的通识特征以及工艺特色,并结合实例分析进行论证。依据上述研究,构建陶瓷这一传统工艺的价值本体,总结茶舍与陶瓷的融合契机和应用实践。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经济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农村居民点用地发生较大变化。同时,由于农村地区相关规划的缺失导致农村居民点布局散乱、集约利用程度低、城乡用地矛盾突出等问题严重阻碍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因此,本文以都江堰市为研究区,利用格网分析、核密度估计、聚类检验和景观格局指数等方法识别农村居民点时空演变特征,并利用地理探测器定量分析农村居民点时空演变驱动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农村居民用地适宜性评价指标
用常规方法对兰考泡桐苗木顶芽水分变化特征研究表明,兰考泡桐苗木顶芽与侧芽和与枝条相比,具有较强的保水力;顶芽RWC在入冬前后下降幅度较大,与旬平均低温呈显著正相关;侧芽
扇文化历史悠久,扇是中华文化的宝贵财富,它文化内涵丰富且种类繁多,在中国艺术史中留下了光辉的印记,现如今仍在我国传统手工艺文化构成中有着难以替代的位置。然而由于全球经济与工业化进程的快速发展,羽毛扇这一类的手工艺品受到现代市场经济的打击,许多民间手工艺品逐渐消失在人们的生活中。所以对三河羽毛扇的创新与发展刻不容缓。由于人们物质水平与精神需求的持续提升,具有文化内涵的古镇旅游也就成了国内旅游的一大热
森林采伐限额是森林采伐的法定指标,通常由二类调查结果确定.该文讨论了以一类调查数据为基础,利用线性规划制定各省区的采伐限额的方法.阐述其指导思想、控制条件以及资源调整
当今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各方面发展稳中求进,无论是物质文明还是精神文明建设,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人思维方式的转变、传统文化传承的缺失、人民群众对现实社会问题各抒己见等原因,使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传播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多元化的价值观导致一部分中国人出现了“信仰缺失”现象,同时,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方式和载体,也未能跟上新时代的步伐。本文运用传播学相关的知识,通过对马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