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种审美的表现符号,文学中的“镜”意象既具有某种内在意义的固定性,又具有围绕特定意义的朦胧性外延特征。在文学中“镜”意象不仅如其它意象那样成为了固定的符号存在,更以一种独特的审美思维方式引领着人们的认知。而现有研究对文学文本中“镜”意象的研究还不够全面和系统,或限于某个作家、或限于某种体裁。因此,本文将以时间和“镜”意象不同的类别内涵两个方面为基准,试图对“镜”意象进行类的整合;从宏观角度出发,把“镜”意象置于一个大的文化生态系统中,审视文学“镜”意象与华夏民族独特审美观念间的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在研究过程中本文将以文本为出发点,综合运用文化人类学、神话—原型批评等多种文艺学研究理论,以文献综合与个案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来说明和阐释问题。试图从“类”中透视出“镜”意象的多重文化精神及华夏民族独特的审美风貌。全文分四章分别从“现象之源——从生活走向文学的镜意象”;“融合之变——文学镜意象的多重象征系统”;“因物生诗——文学镜意象的审美指向”;“镜像内外——文学镜意象的形成动因及其价值”四方面展开论述。“镜”意象是主观情思与客观物象的审美融合,它已经成为了中国文化观念中一个重要的原型。“镜”意象既是水月自然事物的象征,又是隐士贤人的标志,同时蕴藉着华夏民族独特的认识自我和宇宙的道学精神。在对文学镜意象的进一步梳理中,我们从中可以感知到文学镜意象所呈现出华夏民族独特的生命意识、理性精神、悲剧意识,并且它们是以华夏民族文化精神中“和”的文化观念为核心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文学中的镜意象常常与水、月、花、夜等自然意象一起出现,这些偏阴性的意象组合的复现更深刻地传达出了中国文化精神中的柔性。而镜意象原型产生的原因与万物有灵观念的渗透、“双性同体”形象的衍变,以及理性精神的高扬息息相关。文学中的镜意象承载且寄托着华夏民族所有对自我和世界的美好期许,它“清”、“静”、“圆”、“明”的特征也象征着华夏民族对圆满和谐的理想人生状态的不懈追求。当人们开始对物质上的“充盈”产生困惑时,这种对清静圆明的人生境界的追求也不失为一条实现当代社会空虚脆弱灵魂自我拯救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