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上市公司年度财务报表的审计报告应由至少两名注册会计师签字,他们共同负责审计报告意见的签署。此外,在对上市公司的财务造假的处罚上,中国监管机构会处罚会计师事务所及审计师个人。从我国审计实务中,一个审计报告通常是由签字审计师带领一个团队进行审计,一个审计师通常会对某一上市公司进行持续几年的审计,并且也会审计不止一家企业。古话有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们可以由此分析研究个人审计师低审计质量的传染效应。用流行病学来比喻这一现象,我们把单个审计师的低审计质量作为一个感染源,并把这种现象定义为传染性审计。本文首先阐述了审计的产生来自于信息不对称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其次分析了审计师个人对审计质量的影响。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证分析后发现:某个审计师出现一例低审计质量意味着该审计师也可能存在其他多例低质量的审计,即存在传染效应问题。实证结果证实了理论部分的结论,即个人审计师低审计质量的传染效应中,非财务专业的审计师和低学历的个人审计师的审计质量较低,传染效应较明显。本文的研究揭示了个人审计师在传染性审计中的作用,为我国传染性审计研究提供了新的参考文献,也为我国审计质量监督机制的完善提供了新的启示。在研究方法上,本文运用规范分析法与实证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首先研究了个人审计师低审计质量传染效应的现象;其次研究了个人审计师个人特征(年龄、性别、毕业院校、学历、会计审计类财会专业背景)与低审计质量传染效应的关系;最后得出了相关结论并提出了政策建议。其中,本文的实证部分运用了 2007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我国经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沪深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本文一共分为五个部分,各部分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为引言。该部分首先阐释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随后介绍了本文的写作思路和研究方法,最后以研究框架图的方式展示了本文的基本结构。第二部分为理论分析及文献综述。该部分分析了信息不对称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审计师个人特征与审计质量的关系等理论基础。并介绍了财务报告质量与审计质量的影响因素、个人审计师特征与审计质量之间的关系探讨、事务所及个人的低审计质量传染效应的文献研究成果,然后对它们进行了评价总结并提出了本文的观点。第三部分为个人审计师低审计质量的传染效应的理论分析和假设的提出。该部分是在基本理论的基础上,从理论上分析个人审计师特征(年龄、性别、毕业院校、学历、专业背景)与低审计质量传染效应关系的探讨,并提出了研究假设。第四部分为个人审计师低审计质量的传染效应的实证研究。该部分为本文的核心部分,包括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变量定义和模型构建、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多元回归分析与结果等,最后还对模型的稳健性进行了检验。第五部分为本文的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该部分是在本文前面所进行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得出了研究结论,并提出了抑制个人审计师低审计质量传染效应的政策建议。此外,还说明了本文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将来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本文的贡献主要有:第一,本文梳理了审计质量的影响因素和中国审计政策制度,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个人审计师特征在审计质量中的影响。第二,本文的研究丰富了低审计质量传染效应的研究,表明了在对执行审计业务时,除了会计师事务所以外,个人审计师也能使得低审计质量具有传染效应。第三,本文的研究对我国审计市场的监管者和财务舞弊的问责机制的完善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