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新历史主义理论为主要框架,融合了女性主义,原型分析,文化人类学,精神分析等多种理论方法,力图对徐小斌的创作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从《春夜静悄悄》、《河两岸是生命之树》的青涩懵懂,到《对一个精神病患者的调查》、《海火》的内敛深沉,再到后来《迷幻花园》、《双鱼星座》、《羽蛇》的厚重,这是一个作家的成长历程,也是一代女性经历的真实展现。在鲁迅文学奖等一系列的荣誉面前,徐小斌在文学之路上仍然一直坚守着内心的执着,她用血缘这个纽带,把众多独特的女性个体牵引在一起,她与作品中的女性一同体会,一同成长,完成着各个阶段对自我身份的一次次认证,始终不懈地为女性自身的生存困境寻找出路;同样,她也是一个有着深沉的历史记忆和自觉承担历史责任的作家,在她的作品中,我们能够感受到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她用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书写出一个又一个的生命寓言。徐小斌的作品有着广阔的外延性,因此,对她作品的研究虽一直不断增加,却仍然留给了我很大的想象空间。本论文以探讨徐小斌对女性精神特质的追寻为线索,以展现不同时代的女性的生存境遇为落脚点,试图全面的展现徐小斌所构筑的由血缘为纽带的“后母系社会”,及以女性经历为主的“小历史”对“大历史”的重构和拆解的过程。论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杂芜暧昧的个人生活世界。采用倒叙的时间线索来构架第一章,以展现徐小斌对女性精神的回溯过程,依次记述世纪之交,文革时期以及文革之前的女性个人的成长经历,力图再现不同时代背景下,女性独特的生命体验;第二部分,珠光宝气的历史生活碎片。一方面以继续上溯女性精神的方式来拼接和修复历史,依次追溯“五四”时期及晚清宫廷的记忆遗留;另一方面从女性的角度来弥补传统历史的缺失;第三部分,不同时空中的血缘宿命。在消解了时间与空间的差异性后,血缘因素导致的女性本身的“不安分”必然引起各种形式的反抗,又因种种的限制而最终失败,使得作者不得不到艺术想象中去寻求解脱,这也成为了最终的归宿。本文通过三部分的逐步推进,试图完整的展现徐小斌对于女性精神的回溯过程,以及作为拥有深沉历史记忆的女性作家所体现出来的历史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