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印度-欧亚板块的碰撞对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藏东南地区发育了后碰撞构造演化的碱性侵入岩与大规模走滑剪切带(如:哀牢山断裂带和实皆断裂带)。金沙江-哀牢山构造带为印支-思茅与华南两个陆块的结合带,该带普遍被认为是早石炭世到晚三叠世金沙江-哀牢山古特提斯洋盆的残留,古新世以来该带遭受了印度-欧亚大陆碰撞的调解作用,印支-思茅地块往东南挤出。沿着该地块的东缘发育了大规模走滑断裂与一系列新生代高钾碱性岩浆岩以及Cu-Mo-Au矿床成矿系统,研究表明成岩与成矿时代集中在40~33Ma。金平-范士版新生代矿集区位于哀牢山-红河左行走滑断裂带的西南缘,分布面积大约5700 km2具有5个典型Cu-Mo-Au矿床与许多矿点。金平-范士版新生代矿集区位于哀牢山剪切带南段,具有5个典型Cu-Mo-Au矿床包括铜厂Cu-Mo矿床、长安金矿床、哈博Cu-(Mo)-Au矿床、O Quy Ho钼矿床与金光Cu-(Mo)-Au矿床。矿床地质特征与成矿物质来源研究结果表明这些矿床属于一个斑岩-浅成热液型Cu-Mo-Au成矿系统。锆石U-Pb年龄与辉钼矿Re-Os年龄表明成岩与成矿时代发生在36~33Ma.金平-范士版地区新生代高钾碱性岩具有低TiO2(<0.8%)、P2O5(<0.64%)与FeO*(<8.11%),高Na2O(1.1%~4.5%)与K2O(5.1%~9.4%),LILE (Rb, Ba, K, Sr)明显富集,HFSE除个别元素(Zr、Hf)外,相对亏损。Ta、Nb、Ti呈明显的“TNT”负异常。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和微量元素原始地慢归一化图表明这套岩石与藏东地区的同期高钾碱性岩非常相似,说明它们形成于相似的构造环境,可能与古特提斯洋版片的残留有关系。Sr、Nd同位素与锆石Hf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金平-范士版高钾碱性岩的岩浆来源接近于富集地幔EM2,岩浆物质可能来源于幔源岩浆和壳源岩浆的混合。大约45~30Ma左右,印度-欧亚板块陆陆碰撞使得新特提斯大洋板片断离下去,同时藏东地区发生伸展活动并导致幔源流体的隆升。上升的热岩浆与被掩埋的古特提斯洋板片、上地壳和下地壳不同的物质发生混染/混合,在壳-幔过渡带形成岩浆房,同时岩浆沿断裂上升进入上部地壳,并且就位形成新生代岛弧型高钾碱性岩岩浆系列及有关的斑岩-浅成热液型成矿系统。岩体与成矿流体主要沿着思茅-印支与扬子板块交界处发育的哀牢山-红河断裂带就位形成藏东地区新生代Cu-Mo-Au多金属成矿带。30Ma以来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晚碰撞与后碰撞造山过程致使在藏东南地区产生大规模走滑断裂,形成哀牢山-红河左行走滑剪切带,该带左行走滑活动把原先集聚在一起的高钾碱性岩与相关的矿床集中区地分离成相隔数百公里的藏东玉龙、大理地区与金平-范士版三个高钾碱性岩与相关的矿床集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