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隧道最小覆盖厚度的研究

来源 :重庆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ghui_7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水下隧道施工中,覆盖层厚度对其安全性和经济性起着重要的决定性作用。一方面,如果覆盖厚度过薄,水下隧道在施工中就会发生崩落、坍塌和涌水等事故,从而影响隧道的安全性;另一方面,如果覆盖厚度过厚,水下隧道的长度和作用在衬砌上的水势能荷载就会增大,从而增加隧道资金的投入。因此,在安全和经济方面存在一个水下隧道的最小覆盖层厚度。 我国在水下隧道方面正处于起步阶段,现在还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可用。因此,合理的确定水下隧道最小覆盖厚度是地下工程中一个急需研究解决的课题。本文以重庆朝天门两江隧道为研究背景,对以上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 首先,本文应用结构力学和材料力学强度理论推导出隧道自承拱厚度公式;再应用极限平衡分析方法,推导出自承拱推力线方程;最后,根据古典罗马拱理论,得出水下隧道最小覆盖厚度满足的关系式和一些对实际工程有较大参考价值的结论。为了应用工程类比法和数值分析对最小覆盖厚度的理论公式进行验证,将该理论公式应用于重庆朝天门两江隧道,得出了该隧道的最小覆盖厚度。 其次,根据国内外已建成的水下隧道资料,采用工程类比方法确定水下隧道的最小覆盖厚度。通过对重庆朝天门两江隧道和已建成的水下隧道的水深、覆盖厚度、岩层性质等相关信息进行归类对比,确定出该隧道的最小覆盖厚度。该结果与解析公式计算结果完全一致。 最后,考虑流固耦合,应用有限元对水下隧道进行计算分析。通过水下隧道开挖引起围岩的拉应力和拱顶位移与标准隧道对比,得出了重庆朝天门两江隧道最小覆盖厚度。该计算结果与上述两种方法所得结果完全吻合。 综上所述,本文推导的水下隧道最小覆盖厚度公式经工程类比法和数值分析法验证,该公式准确适用,同时不失一般性。从而为更加合理的确定水下隧道最小覆盖厚度的研究提供了有益的探索与尝试。
其他文献
边坡的稳定问题一直是土木工程中的重要问题,滑坡是一种严重的地质灾害。如今,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常见的边坡问题是岩质高边坡的稳定性问题,岩质边坡的稳定性直接决定着水电工程修
天然地基和人工地基通常是由多个土层构成。这类非均质介质地基的极限承载力计算目前常用的是汉森加权平均法和迈耶霍夫的双层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等方法。这两种方法只能解决
钢管混凝土具有很多优良的结构性能,在多高层建筑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目前对钢管混凝土的研究还主要集中在基本构件方面,但是对钢管混凝土框架体系整体性能的研究还处于
沉淀技术是传统的水处理技术之一,属于常规处理技术,它在给水处理、污水处理、工业水处理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1970年代前在我国水处理沉淀工艺应用的主要是平流式沉淀;平流式沉淀
近几十年来,具有优良性能的轻型钢结构体系得到迅速发展,其材料加工工艺也不断提高,材料不断向高强、超薄趋势发展。目前,壁厚小于1.0mm、屈服强度超过550MPa的高强冷弯薄壁型钢
近年来,点式玻璃幕墙在国内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出现了许多城市标志性建筑。随着点式玻璃幕墙越来越朝着大尺度、超轻型化和通透化的方向发展,点连接式索网幕墙在工程中得到了越来
本文就山区窄钢桁加劲梁悬索桥抗风问题这一风工程领域的难点问题,探讨了一个涉及窄钢桁悬索桥的静风稳定、动力特性、颤振稳定等多方面的研究课题。另外,还侧重于该种桥型施工
本文以2010年上海世博会项目“绿色建筑结构体系关键技术研究”为依托,对新型张拉整体塔形结构的几何构成和受力性态进行了探索性研究。以著名雕塑家斯耐尔森的雕塑作品的发展
以实验室试验为主,研究了再生沥青(改性沥青)的抗老化性能和路用性能指标(针入度、软化点、延度、粘度)的老化规律。对比原样沥青混合料的老化规律,分析再生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
旋流阀兼顾水力学及空气动力学原理设计,其独特的内部结构使其能够在污水径流井内截留限流,即在最大截留量下,升高水位流量不发生变化,从而精确控制流量在小范围内,保证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