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项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比较两家报刊——《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以下简称《FT》)和《济观察报》(The Economic Observer以下简称《观察报》)对“反倾销”这一话题的报道,来分析新闻话语的建构。这一主题之所以能获得研究兴趣,在于它是研究新闻话语和意识形态的绝佳案例。“反倾销”绝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问题,而是不同观点交锋背后的一系列复杂的政治问题以及文化冲突。通常,这些金融领域中专业性的报纸往往以权威、真实和可靠而著称,然而笔者的研究却揭示,在它们对于经济问题(譬如“反倾销”事件)的表征中,意识形态的倾向性虽然并不是那么明显,却依然有迹可循。
通过运用批判话语研究(CDA)的方法,我们发现了报道在话题选择、语言表现和互文关系中存在着系统性的差别。第一步量化分析的结果显示《FT》看起来更倾向于主张贸易自由主义,而《观察报》则倾向于将来自官方和学者/分析家的观点结合起来,以构建起一种中国独特的政治语境下“典型的权威性”。
在案例分析中,笔者利用语言学研究方法检视了“意识形态方阵”中二元对立的语言运用。对于《FT》,“倾销”只是中国给欧盟造成的众多麻烦(譬如盗版问题等)之一;而对于《观察报》,“反倾销”也只是欧盟针对中国诸多别有用心的歧视性政策之一。互文的分析进一步考察了意识形态方阵的缺口,那些“没有说出来的话”成了研究中最受关注的问题。从“自由贸易”到“公平贸易”的话语转换,揭示了在面临中国进口商品激增的情况下,欧洲社会强烈的重新分配利润的呼声。因此,《FT》的立场不能简单地被归为“贸易自由主义”或“保护主义”,而是基本上代表了整个欧洲社会对“中国威胁说”所充斥的一种非常复杂的态度。对于《观察报》来说,在报道“反倾销”案例中一个明显特点便是以一套“民族主义话语”来迎合中产阶级的敏感心理。社会精英们,如政府官员、学者、企业家牢牢把握了话语权,而产业工人作为一个整体,则被完全剥夺了代表他们自己言说的权力。
本研究的结论是,《FT》和《观察报》这两家报刊都没有实现他们所一直以来声称的“客观性”和“专业性”,而是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针对特殊的利益集团发挥各自的喉舌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