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地区暴雨特征及其中的地形作用

来源 :云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lanvt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形与天气系统之间的关系是气象学中较为棘手的问题,这是由于地形作用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决定的。同时地形对天气系统的明显作用使这一问题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尤其在暴雨等强降水、强天气过程中地形的作用更为重要。云南是一个多强降水的省份,同时云南境内地形变化极为复杂山谷纵横、河川奔流。本论文利用地形资料、气象历史资料、NCEP资料,结合诊断分析和数值模式就云南地形对强降水天气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探讨,得到如下结论: 无论暴雨频次分布还是贡献率分布都与云南地形的走向和起伏有很好的对应关系。横断山-云岭-哀牢山的特殊组合对暴雨频次分布和贡献率分布影响明显。该组合促成了云南暴雨分布西南多-东北少的地理分布,大雨、中雨也存在类似分布。其根本原因是南支西风、夏季印度季风气流受青藏高原阻碍绕行,在云南西南形成西南向气流;该气流与横断山-云岭-哀牢山的相互作用有利于强降水产生。 在云南暴雨、大雨强降水中对流不稳定是主要不稳定机制,也是产生强降水的重要条件。强降水分布通常决定于不稳定条件的分布。对流不稳定的形成与云南阶梯地形和山脉有密切联系。地形与偏南暖湿气流和偏北气流的相互作用改变了不稳定条件的分布与维持,从而影响强降水分布。 地形复杂度指数TI定义是合理的,并有一定应用价值。无论在强降水的气候频率分布上还是个例中,地形复杂度指数TI能够有效的反映地形对强降水发生的一些分布特征。研究显示TI指数大于70m的站点在强降水天气过程中更容易成为强降水站点。 地形复杂度指数TI与强降水的对应关系为用TI修正模式地形提供了依据。试验表明TI修正地形方案一定程度上改善了WRF模式对强降水的模拟能力,对25mm以上大雨-暴雨强降水模拟有合理的改善。合理地形描述是改善地形复杂地区模式降水模拟能力的主要途径之一。TI修正地形方案带来的改善主要集中在对流不稳定区,对TI修正地形方案的风场分析发现地形透过对流不稳定机制对强降水天气产生影响。 结合个例分析和数值模式模拟显示,地形是形成、维持和激发对流不稳定产生强降水天气的重要机制之一。非对流不稳定地区,天气系统对地形并不敏感。 另外,与华北、华西以及江淮等地强降水比较发现,云南的强降水有易发但单次强度不大的特征。在强降水的水汽条件背景、空间结构、不稳定能量方面上有明显差异,其间地形的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其他文献
人类活动的加剧使得温室气体不断增加,导致全球气候发生变化,从而改变农业的区域特征及种植结构,对农业生产产生影响。研究气象要素变化、能量传输和水分交换,对于揭示气候变化对
带着感情做好群众工作,是河北省委着眼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针对一些干部在实践党的根本宗旨、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向全省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提出的一
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国160站夏季及其各月(6月、7月、8月)的平均最高气温和平均最高气温空间变率的分布特征,然后利用SVD和Morlet小波分析等气候诊断分析工具,研究了北极海冰面
本文试图通过对农业生态气候适宜度概念、原理和方法的研究,设计和建立一套切合当地生产实际的评估模型,用来解决大别山区高山反季蔬菜生产和管理中存在的一些技术问题。这些问
本文通过诊断分析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来研究南海海温异常对南海夏季风及气候变化的影响,并从加热场和环流场角度来对影响机理加以合理的解释,所得结论如下: 1、采用诊断
在跨世纪发展的征程上,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复杂情况,会碰到难以预料的困难问题,会遇到千变万化的险风恶浪。对此,我们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同时要以有效的办法去应对它。办法在哪里?最
随着全球变暖,我国华北地区从70年代中后期发生了年代际的持续干旱现象,黄河中下游流域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加剧;由于黄河上游的产水量占到黄河总径流的一半以上,近十余年来黄河上
学位
中尺度对流系统(MCS)是我国夏季造成暴雨和洪涝灾害的主要天气系统之一,但又是天气保障和监测预报中的一个难点。卫星云图具有高时空分辨率的特点,是目前监测和预报MCS暴雨较为
作为舞者,动的不仅是他的肢体,还有其体内的呼吸,灵活运用体内的呼吸,就无形中带动了我们的身体。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呼吸在舞蹈中的重要作用,并有意识地进行练习,让其成为一种
本文首次将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东亚中心的区域环境系统集成模式RIEMS与LASG的全球海气耦合模式GOALS IAP/LASG进行单向嵌套,首先利用全球海气耦合模式和嵌套区域模式RIE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