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指引下,北京市率先提出了“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的战略目标,伴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北京市农村残疾人事业发展迎来了难得的发展良机。然而,北京城乡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周边区县的农村经济发展不尽平衡,政府扶残资源也存在一定程度的稀缺,如何在首都社会经济新的发展形势下,总结经验、整合资源,提高残疾人的生活水平,将成为北京市城乡一体化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根据全国残疾人第二次抽样调查的数据,截至2006年4月1日零时,北京市共有残疾人99.9万人,占全国残疾人总数的6.49%。农村共调查19022人,其中残疾人为1452人,约占调查农村总人口的7.63%,略高于城市残疾人口的比率。数据显示,对医疗服务的需求意愿在农村残疾人所有的需求意愿中居于首要位置,此外,农村的扶残助残资源还存在着供给和需求错位的情况。本文对农村残疾人医疗需求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计量分析,试图通过理论和实证的检验来找到对医疗服务有着迫切需求的残疾人群的特征,从而使有限的扶残助残资源能够得到有效的利用。 研究结果表明,农村残疾人的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残疾类型、社会资本、社会保障的参与情况、残疾人生活的地区等因素都对残疾人医疗服务的需求意愿有重要的影响。结合本文的分析及研究结果,笔者在最后提出了加大对农村残疾人医疗服务的资源供给,优先满足紧迫性需求;尊重农村残疾人的需求意愿,防止出现供需缺位、错位情况;确立农村残疾人扶持瞄准机制,优化扶残助残资源的配置;完善农村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的对策建议。 全文分为六章,第一章是导论,该部分对本文的研究背景、选题依据和研究目标进行了说明;第二章是本文的文献综述部分,该部分全面回顾了国内外对于农村残疾人问题的研究进展和研究成果;第三章全面分析了农村残疾人对医疗服务的需求意愿在所有需求意愿中所占的地位和供需的均衡情况,并对研究对象的范围和特征进行了相关的界定;第四章是本文的实证部分,运用“二抽”的数据,对影响北京市农村残疾人医疗服务需求意愿的相关因素进行了计量分析,得出了有显著性影响的相关变量,并进行了解释;第五章为案例论证部分,对计量分析中有显著性影响的个别变量运用笔者到怀柔和延庆的实地调查资料进行了案例上的佐证;第六章提出了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政策建议和研究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