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分泌缺陷是2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DM)的主要病理生理机制。关于两者在疾病进程中孰先孰后,孰为原发孰为继发以及各自在糖尿病发病中的地位如何,一直是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各国学者的研究结果间存在很大差异,而调查对象的种族性及研究方法的不同成为产生差异的重要原因。因此,本研究选取沈阳地区的糖耐量减低者这一特定群体作为受试对象,运用国际公认的测定胰岛素抵抗的“金标准”——高胰岛素正血糖钳夹技术来定量测定其胰岛素抵抗性,运用比OG-TT更能反映β细胞早期分泌缺陷的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来评估其胰岛β细胞第一、第二时相分泌特点,以期推断胰岛素抵抗和β细胞功能缺陷在我国沈阳地区2型糖尿病发病及演变过程中的相对地位和变化规律。 对象 1.正常糖耐量(NGT)和糖耐量减低(IGT)组:26例居住沈阳地区的中国汉族人,年龄48.5±16.1岁,男15例,女11例,来自我院门诊及周围社区,空腹12-14小时清晨行OGTY,依据1999年WHO推荐的诊断标准,分为NGT组(n=12)和IGT组(n=14)。 2.糖尿病(DM)组(n=8):来自我院门诊病人,年龄42.3±15.5岁,男4例,女4例。病程2.9±0.5年,糖化血红蛋白9.7±0.8%。 方法 NGT和IGT组分别行葡萄糖钳夹和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两试验间隔一周以上),DM组只接受葡萄糖钳夹试验。 1.钳夹试验方法: 受试者禁食10小时后平卧,从一侧静脉持续恒速注射胰岛素(诺和灵R,丹麦),速度为40mU/m~2(体表面积)/min,同时静脉输注25%葡萄糖。每5一10分钟采取另一侧手臂动脉化的静脉血10微升,应用葡萄糖氧化酶电极法(BIOSEN 5030,德国)快速测定血糖,并根据血糖浓度调整葡萄糖的输注速率,使受试者的血糖维持于5~oFI左右。当葡萄糖输注速率和血糖都进人稳定期,计算此时的葡萄糖输注速率(Glucose Infusion Rate,GIR),作为胰岛素抵抗程度的量化指标。 2.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方法: 受试者禁食ro小时后,3分钟内精确静脉注射0.5扩kg(体重)的葡萄糖注射液(浓度25%),分别于静脉注射前、注射后1、3、5、10、30、60、120分钟采血,测定血糖(方法同上)和胰岛素水平(放免法,中国原子能所)。空腹胰岛素水平作为基础胰岛素分泌功能衡量指标;1、3、5、romin胰岛素分泌量的总和作为胰岛素一相分泌量;30、60、120min胰岛素分泌量的总和作为胰岛素二相分泌量。 3.统计学处理 组间均值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者(p<0.05)进一步行t检验,协方差校正混杂因素影响;以线性相关分析判断两正态变量之间的伴随关系。结果 一、胰岛素抵抗性—葡萄糖输注速率 校正BMI、血脂等因素影响,IGT组和DM组的葡萄糖输注速率分别为5.1土0.6、4.5土0.4 mg/k扩而n,均较NGT组(10.1士1.0m扩kg/而n)显著降低(p<0.01,p<0.01),而IGT组和DM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 二、胰岛p细胞分泌功能 1.基础胰岛素分泌功能:空腹胰岛素在NGT组、IGT组、DM组分别为12.6士2 .1、28.1土3.4、13.9土1.lznIU/L,IGT组明显高于NGT组和DM组(p<0.01)。NGT组和DM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 2.胰岛素一相和二相分泌水平:NGT组胰岛素一相和二相分泌量分别为229 .6士27、79 .0土6.8 mIU/L;IGT组胰岛素一相分泌量为139.1土16.6mIU/L,较NGT组明显降低(p<0.01),而二相分泌水平(158.0土27.7mIU/L)显著高于NGT组(p<0.01)。结论 1._我国沈阳地区IGT的胰岛素敏感性明显低于NGT,和糖尿病处于同一水平。 2..沈阳地区IGT的空腹胰岛素水平明显高于NGT,但胰岛素一相分泌量显著低于NGT,而胰岛素二相分泌量显著高于NGT。 3.沈阳地区IGT既有明显的胰岛素抵抗,又有显著的胰岛素一相分泌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