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实验基于中医病因理论,使肾阳虚小鼠同笼产子,构建“先天伏寒”小鼠模型,观察该动物模型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变化情况,以及给予伏寒颗粒干预后相应指标的变化情况,为深入研究“先天伏寒”证的病理基础及伏寒方的作用机制,作出探索。文献综述综述一:从当前中医症候动物模型的造模方法的种类、造模后的模型评价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并进行了评述和展望。综述二:从“先天伏寒”病因学说提出到临床研究进行论述。包括对先天伏寒的证候特点、临床表现及意义、先天伏寒证的微观生物学变化等角度进行论述。实验研究实验一肾阳虚动物模型的实验研究通过目前常用的方法复制肾阳虚小鼠模型。选取体重合适的6周龄小鼠,氢化可的松腹腔注射,连续14天,同时附加寒冷因素:冰水中游泳。造模后观察一般状态及血清Cortisol,ACTH,T3,T4,TSH的含量。结果表明:通过注射氢化可的松结合寒冷刺激,进而造成肾阳虚动物模型,从一般状态观察及内分泌水平上小鼠HPA轴受抑制,都符合模拟肾阳虚证的要求,从而确定肾阳虚动物模型的成功复制。实验二先天伏寒动物模型的实验研究本研究利用先天伏寒证的病机理论,从目的动物模型的母代入手,遵循先天伏寒证的形成原因来复制动物模型。通过使肾阳虚小鼠同笼产子,观察新生鼠一般状态等中医症状为主导,结合分子生物学指标,对先天伏寒小鼠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先天伏寒证小鼠对比同周龄肾阳虚小鼠出现体重偏低,体重增长慢,精神萎靡等表现。与同周龄肾阳虚小鼠比较,先天伏寒小鼠血清Cortisol、ACTH、T3、T4、TSH均有降低,由此可评价先天伏寒动物模型的成功建立。实验三伏寒颗粒对先天伏寒小鼠HPA轴的影响将已成模的先天伏寒小鼠用摸球法平均分成伏寒颗粒组、肾气丸组、空白对照组,分别给予伏寒颗粒、肾气丸及蒸馏水灌胃14天,结果显示,伏寒颗粒组和肾气丸组体温明显回升,其中,伏寒颗粒组已接近正常小鼠体温,伏寒颗粒组体温回升较肾气丸组明显。治疗后伏寒颗粒组与肾气丸组小鼠血清Cortisol、ACTH、T3、T4、TSH水平均有提升。由此可说明伏寒颗粒可针对先天伏寒证的疾病本质,即进行治疗,其疗效优于肾气丸,同时,伏寒颗粒可有效改善先天伏寒小鼠HPA轴受抑制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