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博士三年期间,我的工作重点是研究星系的形成与演化,分别研究了不同类型超新星的宿主星系性质和近邻宇宙中低面亮度星系的形成和演化,对这两类星系的形成和演化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和认识。 本文首先介绍了不同类型超新星宿主星系性质的比较和研究。通过将Asiago超新星表与SDSS主星系表的交叉,我们得到了902个不同类型超新星(包括Ⅰa型、Ⅱ型和Ⅰbc型)的宿主星系。为了研究超新星宿主星系的整体性质,进一步要求SDSS光纤观测所覆盖的光大于星系整体光度15%,我们从中选取了213个宿主星系,其光谱观测基本能够代表星系整体光度。通过BPT图,我们得到了135个发射线星系(恒星形成星系、混合型星系和AGN)和78个吸收线星系。我们分析了不同类型超新星宿主星系的4000(A)跳变Dn(4000)、Hδ等值宽度HδA、恒星质量logM☉、恒星形成率SFR和特殊恒星形成率sSFR等性质,发现绝大多数Ⅱ型和Ⅰbc型超新星爆发在恒星形成星系中,其宿主星系的恒星质量范围跨度较大;Ⅰa型超新星不仅爆发在恒星形成星系中,也有很大一部分爆发在AGN和吸收线星系中,这部分宿主星系具有较大的恒星质量和Dn(4000)。我们运用STARLIGHT软件对不同类型超新星宿主星系进行星族分析,研究发现,相比Ⅰa型超新星宿主星系,Ⅱ型超新星宿主星系的年轻星族成分较多,富金属星族成分较少。通过与689个SDSS光纤观测所覆盖星系的光小于星系整体光度15%的比较样本相比,我们发现在给定的恒星质量区间内,689个比较样本的金属丰度12+log(O/H)比213个工作样本高~0.1 dex,表明在研究不同类型超新星宿主星系的整体性质时,应该考虑孔径效应带来的影响。 论文的第二部分介绍了低面亮度星系的环境以及环境和动力学性质对低面亮度星系演化的影响。我们在SDSS DR7主星系样本中,选取了0.024<z<0.04,Mr<-18.8的体积限样本中的无核球、面向星系,通过计算星系盘的中心面亮度,得到了星系盘中心面亮度大于22.5 mag arcsec-2的1235个低面亮度星系样本和1371个高面亮度星系样本。这里选择无核球星系主要是因为绝大多数低面亮度星系都是无核球的星系,无核球低面亮度星系的性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低面亮度星系的性质。通过计算局部环境面密度∑5,我们发现对于无核球的星系,他们的面亮度不依赖于其所处的环境,之前文献中发现的这两类星系形成环境的差异性可能主要来自具有核球的星系的贡献。我们利用STARLIGHT拟合了低面亮度星系光谱的连续谱和吸收线,得到了不同年龄和金属丰度的星族的质量贡献百分比。我们发现,不同环境下的低面亮度星系的星族成分没有明显的差异;而不同形态的低面亮度星系具有不同的星族成分,与规则低面亮度星系相比,不规则低面亮度星系中恒星年龄小于1Gyr的星族成分较多,恒星年龄大于5Gyr的星族成分较少,贫金属星族成分较多,表明不规则星系在最近形成大量年轻的恒星;而规则低面亮度星系可能很早就开始恒星形成,并且增丰过程的速率较快。对低面亮度星系环境和形态的分析表明,低面亮度星系的演化很可能更多是受自身动力学条件(包括星系的合并)驱动的,而不受其所处环境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