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早苦荬菜化学成分的提取鉴定及动态积累规律研究

来源 :内蒙古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ral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苦荬菜属(Ixeris polycephala Cass.)植物富含多种活性成分,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止痛、抗氧化、抗衰老、抗肿瘤等药理作用。目前对驯化苦荬菜植株中活性成分的分布、动态积累以及适宜的提取工艺尚缺乏系统的研究。本研究以自主培育的国审驯化牧草品种——蒙早苦荬菜(Lactuca indica L.cv.Mengzao)为原料,利用液质联用和气质联用技术,旨在分析蒙早苦荬菜中化学成分及其主要活性成分随植株部位和生长期不同而产生的分布和动态变化,为将驯化苦荬菜品种替代野生苦荬菜品种,规模化开发利用苦荬菜活性成分奠定理论基础。通过本研究,得到如下结论:(1)蒙早苦荬菜在营养生长期各部位的总黄酮和总酚含量大小为叶>根>茎;不同溶剂提取物的DPPH自由基消除能力、还原能力以及ABTS自由基消除能力均与总黄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羟自由基消除能力与总酚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60%乙醇溶液为蒙早苦荬菜中活性物质的最佳提取溶剂。(2)利用UPLC-Q-Exactive-Orbitrap-MS技术,从蒙早苦荬菜不同部位的60%乙醇提取物中共鉴定出63种化合物,主要有黄酮类、多酚类以及氨基酸类等。与种子、根和茎相比,叶和花中化合物数量最多,分别为48种和45种,包括DL-精氨酸、秦皮甲素、野黄芩苷、山奈酚、4,5-二咖啡酰基奎宁酸、芹菜素、高车前素、染料木素等。(3)蒙早苦荬菜中苯丙素类、黄酮类和多酚类物质的含量较高,甾醇类和三萜类物质的含量较低。苯丙素类物质的含量分布顺序为叶>茎>花>根,其中叶片所含苯丙素类物质的含量为8432.4~15686.6μg/g,茎中含量为466.7~2296.4μg/g,花中含量为300.7~1402.1μg/g,根中含量为335.0~746.2μg/g;黄酮类物质的含量分布顺序为:花>叶>茎>根,其中花中所含黄酮类物质的含量为1246.7~1487.9μg/g,叶中含量为95.5~782.7μg/g,茎中含量为50.2~646.9μg/g,根中含量为1.7~172.1μg/g;多酚类物质的含量分布顺序为:花>叶>根>茎。花和叶为蒙早苦荬菜的主要收获部位,开花期为最适收获时期。(4)采用HS-SPME-GC-MS技术,从蒙早苦荬菜各部位共鉴定出149种挥发性成分,主要有醇、醛、酮及烃等类别。种子中有31种,根中有50种,茎中有48种,叶中有59种,花中有63种。戊醇、β-紫罗兰酮、2-戊基呋喃、二氢猕猴桃内酯以及香叶基丙酮在蒙早苦荬菜中含量较高,为主要挥发性成分。
其他文献
为了快速、高效的掌握放牧羊群的采食强度的时空分布,本文提出利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设计定位项圈和数据采集系统,获得放牧羊只的轨迹数据信息,通过BP神经网络方法和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对采食强度产生影响的因素,对比两种方法的优劣。通过网格分析法与缓冲区分析法确定不同位置和不同放牧时间的羊只采食强度的时空分布,旨在通过采食强度的时空分布获得羊只的牧
为了对扎赉特旗神山林场森林经营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以该林场森林资源和生态旅游资源为研究对象,采用资料分析、现地调查和归纳总结等研究方法,结合林场2015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和2016-2018年林地变更资料,分析林场森林资源和生态旅游资源现状和相应的森林资源经营技术,结果表明:(1)林场包括水源保护、生态旅游、用材林3个经营区,有林地面积54940.9 hm2,灌木林面积5887.8 hm2,森
草原生态系统是我国最主要的陆地生态系统,在气候调节、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方面存在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土壤微生物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将直接决定我国草原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反馈的程度。内蒙古短花针茅荒漠草原地处干旱半干旱区域,对气温和降水等环境的变化响应敏感,研究内蒙古荒漠草原对降水变化的响应,有助于确定未来降水变化下荒漠草原生态系统的适应方式。本研究利用野外控制性模拟降水试验和微生物高通量测序技术相结合的
内蒙古阿尔巴斯白绒山羊是我国的优良山羊品种,所产的高品质绒毛常被用于生产各种纺织品。绒毛的品质与绒山羊皮肤组织毛囊的生长发育相关,毛囊的周期性生长过程受多种基因和蛋白的调控。研究表明波形蛋白在绒山羊次级毛囊细胞周期发育中呈显著差异性表达,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晰。为了进一步明确波形蛋白的作用机制,本试验应用PCR技术克隆波形蛋白基因启动子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将其与pEGFP-N1荧光载体连接转
包头市山林建设工作站(以下简称山林站),地处包头市青山区北部,大青山南麓,是坐落在内蒙古的西部地区经营规模较大的国有林场,经营范围全部位于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青山区林业工作主战场,山林站在青山区生态文明建设、林业产业发展及自然保护区生态恢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以2007年和2017年两期山林站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建档数据为基础,通过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选取了7个与森林资源情况相关联的
本文以河北省木兰围场国有林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以新丰分场为实验地点进行采样,采用建立监测样地的调查方法,对新丰分场进行立地类型划分,分别针对5种立地类型和5种林分密度建立20组监测样地,通过研究不同立地因子和林分密度对木兰林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胸径、树高和蓄积量等生长指标的影响,分析其中存在的变化规律,进一步为木兰林场在经营和管理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方面提供理论参考。主要结论如下:(1)坡向、
新生期仔猪的肠道菌群处在初期发育阶段,其肠道菌群从开始定植至逐渐发育成相对成熟稳定的这一过程极易受环境因素影响。本研究以80头杜×长白×大白新生仔猪为试验动物,对照组和实验组仔猪各为40头。实验组在母猪预产期前2天至产后7天以喷洒复合益生菌发酵液(Lactobacillus casei Zhang、Lactobacillus plantarum P-8、Lactobacillus rhamnosu
柠条是豆科锦鸡儿属灌木,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抗逆性,是寒旱荒漠区防风固沙、拦泥蓄水的主要栽培树种,在环保、饲用、药用和食用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随着对柠条基因功能的研究越来越多,尚未见到柠条高效稳定遗传转化技术的研究报道。同为豆科植物的大豆,其毛状根遗传转化技术已相对成熟。本研究根据大豆毛状根遗传转化的特点和技术,以中间锦鸡儿为研究植物材料,对产生的毛状根进行β-葡聚糖苷酶(GUS)活
本文以阴山中段-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大青山上4种林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和实验测定华北落叶松乔木层生物量,并据此建立生物量方程,对华北落叶松乔木层各器官、林下植被层及凋落物层和林地土壤及不同林龄间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林地土壤间养分分布状况和理化性质进行了相关的分析和研究。结果如下:1.各林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乔木层生物量由大到小排列为34a>25a>42a>14a,灌木层为14a>
氮沉降是驱动陆地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因素之一,而生物多样性是维持生态系统功能和提供生态系统服务的关键。土壤动物对维持陆地生态系统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生态功能起着关键作用。为了解析氮沉降对草甸草原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的影响,于2010年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旗贝加尔针茅草甸草原设计了模拟氮沉降试验,设置0、15、30、50、100、150、200和300 kg·N·hm-2·yr-1等8个氮沉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