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压针—板式纳秒脉冲介质阻挡放电光谱研究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y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双向纳秒脉冲电源在针-板式电极结构中获得了大气压下稳定弥散的放电等离子体,并在电极结构上实现了针电极在数量上的扩展。对放电产生等离子体的形貌、放电均匀性、OH(A→X,0-0)、N2(C→B,0-0)、N2+(B→X,0-0)的发射光谱强度进行了研究,取得成果如下:  1.在单针-板式电极结构下,采用双向高压脉冲电源在氮气中得到了温度较低的弥散放电等离子体。并分别研究了脉冲峰值电压、重复频率、电极间隙距离对放电强度、放电均匀性和OH(A→X,0-0)、N2(C→B,0-0)、N2+(B→X,0-0)发射光谱强度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脉冲峰值电压以及脉冲重复频率的增加,OH(A→X,0-0)、N2(C→B,0-0)、N2+(B→X,0-0)的发射光谱强度增强;而随着电极间隙距离的增加,OH(A→X,0-0)、N2(C→B,0-0)、N2+(B→X,0-0)发射光谱强度呈明显的减弱趋势,另外,放电产生光强度减弱,等离子体体积减小。将实验测得的N2+(B→X,0-0)第一负带发射光谱与Lifbase软件中的模拟光谱拟合,确定了在26kV脉冲峰值电压,150Hz脉冲重复频率,5mm电极间隙距离的实验条件下等离子体气体温度为370K。  2.在单针-板式电极结构下向氮气体系中添加He和O2,研究了其对放电均匀性以及OH(A→X,0-0)、N2(C→B,0-0)、N2+(B→X,0-0)发射光谱强度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同等实验条件下,放电光强与均匀性随着He在放电体系中的浓度由0%增加到25%的过程中逐渐增强;而随着O2的浓度在放电体系中由0%增加到25%的过程中明显减弱;OH(A→X,0-0)、N2(C→B,0-0)、N2+(B→X,0-0)的发射光谱强度随着He浓度的升高而增强,而随着O2浓度的增大而减弱。  3.成功的实现了针-板式电极结构在针电极数量上的扩展,获得针阵列-板式电极结构下空气中的弥散放电等离子体。并且研究了脉冲峰值电压、脉冲重复频率对放电产生等离子体面积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放电介质片表面上产生的等离子体面积随着脉冲峰值电压的增加而线性增加,当脉冲峰值电压达到30kV时,介质片表面等离子体面积可达700mm2。但是随着脉冲重复频率的增加并没有明显的变化。
其他文献
量子纠缠不仅是量子力学区别于经典物理的本质特征,也是量子信息处理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物理资源。量子纠缠一个典型的特征是在多体量子体系中的分布满足单配性,即两个量子系统的纠缠会限制其中任何一个系统与第三个系统的纠缠。量子纠缠的单配性虽然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但是一般来讲只有多体二能级系统的单配性才能通过比较确切的单配性不等式予以描述,对于高维量子纠缠单配性的描述仍旧是个悬而未解的问题。本论文首先回顾
学位
高分子在表面的吸附是生物﹑物理和化学领域的重要课题,这归因于它的普遍性和巨大的潜在应用价值,如高分子粘合剂、胶体稳定化、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涂层和润滑、细菌内DNA的分
五大连池地处黑龙江苍茫辽阔的松嫩平原,从空中俯瞰, 14 座火山锥突兀耸立,在棋盘般布局的火山之间,清幽的石龙河曲折蜿蜒穿流而过,串连起5 个碧波荡漾的堰塞湖,湖畔有苇草茂盛的湿地草甸和巨石裸露的熔岩台地。这山,这水,述说着旷古以来惊心动魄的地质变迁的故事。  五大连池最古老的火山南格拉球山喷发于210 万年前,碧水一泓的天池宛若明镜镶嵌在绿树环绕的火山口, 被誉为火山之巅的蓝色明眸;最年轻的是老
氧化锌(ZnO)材料是一种自激活宽禁带半导体材料,具有六角纤锌矿结构,室温下禁带宽度为3.37eV,激子结合能更是达到60meV。它具有优异的光电性能,在很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诸如:紫外
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需要处理和记录海量信息,因此要求磁记录材料向高密度方向发展。磁记录密度的进一步提高一直是科技工作者致力攻克的目标。为了提高磁存储密度,磁性
钙钛矿型过渡金属氧化物的研究开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提出了超交换、双交换等理论解释其磁性和输运性质。庞磁电阻的发现使得该类材料,特别是锰氧化物,再次成为物理和技术应用领
1998年两个独立的超新星研究小组在对超新星数据分析时发现测量到远处的超新星的亮度要比标准宇宙学预言的暗,这就意味着这些超新星的实际距离要比预期的远,即宇宙现在处于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