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着色Petri网的Internet电话业务冲突检测

来源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cmmd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Internet电话系统中的业务创建和配置比传统电话系统要复杂,业务种类的定制和增加也更为快捷和灵活。因此,在业务不断增加的过程中,业务冲突与业务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并已经成为制约 Internet电话发展的瓶颈。特别在 Internet电话系统的信令服务器和端系统中,用户通过系统语言创建自己的预设业务往往会和系统中的其它业务产生冲突,严重影响Internet电话系统的正常运营。如何检测业务冲突,尽早对业务设计方案进行修改,保障 Internet电话系统可靠和稳定运营,已经成为Internet电话技术中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的热点。本文在总结国内外对业务冲突研究的理论成果基础上,给出了基于着色Petri网的Internet电话业务冲突检测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如下:  研究了Internet电话信令服务器中基于着色Petri网的业务冲突检测方法。针对信令服务器中的CPL脚本,利用XML开发工具Stylus Studio生成脚本的业务逻辑树。利用业务逻辑树节点的特性和CPL的定义,提出CPL脚本到着色Petri网模型的通用转化规则,将CPL脚本语言描述的Internet电话业务转换成CPNs模型,并运用分层网描述呼叫过程,从而实现了对Internet电话业务的形式化建模。利用CPN Tools对建立的业务模型进行仿真并分析模型状态空间,判断是否发生不期望的情形,从而检测业务间是否存在冲突。最后,通过典型的业务实例验证了该方法在检测Internet电话信令服务器中业务冲突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研究了Internet电话端系统中基于着色Petri网的业务冲突检测方法。针对端系统专属脚本语言 LESS的逻辑树,分析了业务节点的特性及 LESS脚本结构。提出了LESS脚本到着色Petri网模型的通用转化规则,将端系统中基于SIP的Internet电话呼叫过程转化为分层CPNs模型中的顶层模型,并在子网中对替换变迁进行描述,实现业务集成并通过比较终止标识来检测业务冲突。以典型业务实例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最后,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总结了LESS脚本中所有信令行为之间可能存在的业务冲突。  研究了采用着色Petri网检测Internet电话信令服务器和端系统之间的业务冲突。在不同的替换变迁里分别对信令服务器和端系统中的业务进行形式化建模,整合业务后利用CPN Tools进行仿真,检测信令服务器和端系统之间的业务冲突。以两个典型的智能业务为例讨论了业务建模、仿真及冲突检测的过程。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成功应用于检测信令服务器和端系统之间的业务冲突。最后,对信令服务器和端系统之间可能存在的业务冲突进行了总结。
其他文献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和Internet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网络信息资源的日益丰富,人们希望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方便地访问Internet资源。移动IPv6是一种在全球因特网上提供移动
本文以国家863项目"上海构件库及其应用"(编号2002AA114010)为主要研究与应用背景,针对构件库中构件质量的相关工作展开研究,研究内容涉及到构件的分类描述、形式认定、质量
该文针对手写汉字识别的特点,以联机手写体汉字识别系统为测试平台,研究了多分类器融合技术的相关理论及其应用技术,包括多分类器融合的设计准则与应用、多分类器融合的体系
目前,软件Agent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尤其是在WWW网上信息检索、电子商务、网络管理等的应用。这对 Agent的适应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适应性也是衡量这个软件系统是否
在数据库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数据量也在不断膨胀,现有的串行数据库技术已经越来越无法适应数据增长的要求。因此,象众多其他领域一样,并行化成为提高数据库系统性能的必然手段。
当前,电子商务不仅为客户提供了便利的交易方式和广泛的选择,同时也为商家提供了更加深入地了解客户需求信息和购物行为特征的可能性。新型的数据贮存和处理技术 — 数据仓库能
数控技术在如今高新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已经悄然演变成了最核心的技术,为了提高本国的制造水平和科技竞争力西方各个发达国家均大力发展数控技术,将其作为加速经济发展、提高
  本文在室内3-D环境中建立“基于镜像原理的射线跟踪算法”的分块模型,并进行了深入研究。建立了基于“镜像原理的3-D射线跟踪算法”的分块模型,考虑了有损介质的反射、透射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社会上的各行各业都在充分利用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功能来帮助处理日常事务,提高工作效率。本文针对当前各大高校数字化校园的发展现状,以及在这个发展过程
现实世界中随机性与模糊性无处不在,无论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工程技术、生命科学、经济管理等领域。模糊集理论作为经典集合论的推广,可以用来表示人类知识中大量存在的模糊性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