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急需加快。政府部门在部分基础设施建设中采用PPP(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s)模式引入社会资本,可以减轻政府资金压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以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需求。基础设施中有一类项目是准许经营,有少量收入,但收入又小于投资,要经过很长的投资回收期才能慢慢回收投资的项目,我们称这样的项目为“准经营性项目”,政府若采取PPP模式来建设此项目,那么这就是本文研究的对象:“PPP模式下准经营性基础设施项目”。这类项目具有投资成本高、投资回收期长、回报小、参与方复杂等特点,加上在利益角度上,政府重视公益性而私营企业重视经济效益,此类项目的风险往往要比一般的建设项目更多、更大、更难掌控,并且实现风险合理分担难度更大。导致常常出现两种情况:第一种是项目风险分担的谈判普遍耗费的时间很长,使谈判成本很高;第二种是勉强谈判完,之后却不能履行谈判签订的合同条款。这些都给项目的成功造成很大的障碍。风险合理分担是项目成功的保障,目前迫切需要行之有效并且具体的风险分担方法。论文从14篇权威文献中梳理了PPP模式下准经营性基础设施项目的常见风险共40个。然后用专家打分法对这些风险的发生概率、损害程度和综合影响程度分别进行了排序,再用ABC分类法识别出了30个关键风险因素、5个重要风险因素、5个次要风险因素。为实践中各参与方分析众多风险因素的分担问题时提供了大概的主次参考。之后运用三方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分析得出:审批获得/延误、法律和监管体系不完善等7个可以由公共部门单独承担的风险,和融资风险、建造成本超支等5个由私营机构单独承担的风险,和收益不足、市场需求变化等18个需要共同分担的风险。再运用层次分析法对需要共同分担的风险做了具体分担比例的定量分析。最后论文以其中的“通货膨胀风险”为例子进行实例分析运用。整个分担过程建立在四条分担原则上,分别是:风险由最有控制力的一方承担,承担的风险要有上限,承担的风险程度与所得回报相匹配,有承担风险的意愿。从分担原则出发,构建了风险分担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建立了风险分担评价指标体系。论文采用了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定性分析与层次分析法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把分担满意度与分担指标客观性结合起来,得出合理的分担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