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联网作为国家五大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后又一引领信息产业变革的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作为物联网感知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防军事、环境监测、交通管理、紧急救援等诸多领域均有应用。由于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往往由电池供电,能量有限,体积较小,储存空间和计算能力也受到限制,且节点多处于野外或极端气候环境中,无人看守,因此很难甚至无法进行安全管理。攻击者采用不同的攻击手段形成不同的攻击模式,抵御不同模式的攻击者又需要不同的位置隐私保护策略,这给位置隐私保护技术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通过对陷阱诱导思想的位置隐私保护策略的研究和分析,可知现有策略存在如下不足:(1)采用随机路由策略的幻影节点距源节点的跳数距离不够远且分布不够多样化,未能有效避开攻击者可视区域,且造成较大的网络时延;(2)单路径的路由策略虽然节约能耗但是攻击者很容易发现数据传输路径,然而采用虚假数据源/sink技术迷惑攻击者时,虚假数据的注入又会造成过多的能量消耗。针对上述不足,本文做了如下几点工作:1.在经典的熊猫-猎人模型下,针对逐跳回溯的局部攻击者,提出基于分布式波束成形技术的策略BT-Di BAN,该策略同时利用虚假数据注入以及分布式波束成形来迷惑攻击者,使攻击者远离真实的数据传输路径,同时,控制虚假支路的生成概率和虚假数据包的生命周期,以及部署基于协作通信的分布式波束成形技术,能够在网络能耗与位置隐私保护强度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2.在监测型无线传感器网络中,针对功能强大的全局攻击者,提出用匿名性来衡量位置隐私保护强度的方法,并提出了抵御利用时间关联分析以及流量分析手段的全局攻击者的位置隐私保护策略FSDiBAN,利用分布式波束成形技术带来的功率增益,通过降低节点的发送功率来阻碍攻击者推测出节点真正的下一跳,使攻击者不能通过数据包的时间关联将真实的路径串联起来且无法根据路径上各个节点的流量大小推测出sink节点的位置;在面对更有经验的攻击者识破了网络中部署的分布式波束成形技术之后,提出引入虚假的sink节点模仿真实sink的通信模式,以此迷惑攻击者,保护真实的sink节点。3.利用matlab对提出的策略进行了仿真验证,证明本文策略能够在资源受限的物联网感知层场景中很好的保护节点的位置隐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