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学科学教育界流行一种众所周知的“探究——研讨”教学法(Investigation/Colloquium Method,缩写为I/CM),它的创始人是美国哈佛大学的兰本达(Brenda Lansdown)女士。 “探究——研讨”教学法既是一种优秀的教学法又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思想。 兰本达的教学法受到杜威、维果茨基等人教育心理思想的影响,它是对“科学家工作方法”的迁移,也是兰本达在自己教学实践中的创造,它有着坚实的哲学、教育学、心理学和社会现实的基础。其关于“形成概念”的教学理论主要借鉴了维果茨基的思维与语言关系的思想,这也是“探究——研讨”教学法能为我们提供富有创见的理论和有效的教学方法的原因所在。兰本达还运用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来研究教学法。 “探究——研讨”教学法分为“探究"和“研讨”两个环节,它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实物材料,发挥集体智慧进行学习的方法。它反映了这样一种思想方法:学生通过对自然事物的观察、描述、互相交流感受和解释,在思想上形成符合其认知水平的概念,然后在实践中加以检验,从而找出各种事物和现象之间的联系,形成对自然界有秩序的理解。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对学生未来的学习有用,而且对他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也有益。 “探究——研讨”教学法蕴涵着深邃的教育思想和先进的教学理念,它不仅是对传统讲授法的一次冲击,也是对现代发现法的一种推进。 20世纪80年代初,兰本达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推广“探究——研讨”教学法,为中国的小学科学教育改革无私地奉献了自己几十年的研究成果。二十多年来,“探究——研讨”教学法一直影响着我国的小学科学教育改革。“探究——研讨”教学法的思想和先进教学理念已经融入一些科学教师的言行中,成为他们熟知和惯用的主要教学方法。 本文试图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去论证“探究——研讨”教学法的先进性和瞥硕士学位论文MAS『fER’51’IIESIS适用性,阐明这种教学法的价值和优势,并尝试从这种教学法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在课程改革中进一步运用和发展“探究—研讨”教学法的建议。 针对当前课程改革中教材受到重视,教学受到冷落的现象,对“探究—研讨”教学法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探究—研讨”教学法所蕴涵的许多先进思想与新课程的教育理念相吻合,它不仅能成为科学课程改革中主要的教学方法,而且会对其它学科的教学改革产生一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