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试图回答的问题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如何有效地对公共权力加以监督,以防止因权力滥用而导致腐败、甚至国家政权变质的问题。至于如何防止因权力过分集中和滥用而导致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失误现象的发生,则不属本文探讨之列。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如何对掌权者加以监督,防止国家机关由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即防止国家权力腐败),使“权力保持在人民手中”,是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一个重大理论课题。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对这个问题进行了长期的实践探索和理论思考。在新形势下创新权力监督的体制及机制,以便使公共权力更好地为实现社会主义的目标服务,仍然是中国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所要解决好的重大问题。本文从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入手,考察西方启蒙学者的思想,马克思恩格斯的学说,列宁的开创性工作以及苏联的实践,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权力监督理论及实践的考察以及对现实权力监督体系中的薄弱环节进行分析,是本文的重点。核心问题是论述权力监督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权力监督制度,经过几代中国领导人的探索已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由于体制方面的原因,仍然<WP=4>存在诸多问题。文章最后将就中国权力监督实践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及完善的途径进行分析和论证。本文的中心思想是:权力监督是人类政治文明的基本内容,是现代国家政治体制构建过程中,首先必须加以解决的问题。因此,建立起中国特色的政治体制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建立起有效监督公共权力的体制和机制则是问题的关键。没有有效的权力监督则会导致权力滥用,腐败盛行,从而危及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这已为历史和现实所证明。中国的政治体制与西方国家不同,因而中国特色权力监督制度的建立,绝不可照搬西方的体制。在中国的政治体制中,中国共产党居于领导地位,因而,如何建立起有效的党内监督制度则是中国特色之所在。当然,强调对中国共产党的监督,决不是要否定党的领导,更不是要动摇社会主义的根基。但是对权力监督的体制及机制必须进行重大改革,真正防止公共权力的异化,使党的领导和执政方式、方法与时俱进。本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问题的提出;第二部分是权力监督理论的发展轨迹;第三部分是中国的理论与实践;第四部分是现实权力监督体系中的薄弱环节;第五部分是完善现行权力监督制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