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笔者剖析了社区规划的社会原则,进一步将其分为两个层面的具体目标——社区精神和社会整合,辨析了其在现实社区规划实践中的差异,并作为社区空间规划研究的导向目标.笔者以社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剖析了社区规划的社会原则,进一步将其分为两个层面的具体目标——社区精神和社会整合,辨析了其在现实社区规划实践中的差异,并作为社区空间规划研究的导向目标.笔者以社会空间、时间—空间和日常生活的综合视角,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多角度透视了社区的物质和社会成因,建构了社区动力学理论框架;另一方面,从两个空间层面(城市和社区)和社会目标层面(社区精神和社会整合)探索了与社会原则相统一的城市社区空间形态模式和空间调控策略,总体概括为三个方面:①城市生活空间的地域化调控;重新认识了社区地域空间的社会性,探寻符合社会原则的社区空间原型,提出了重塑城市社区形态结构与空间肌理的新理念和政策调控机制.②社区微观空间的精细化设计;以社区精神为要旨,结合大量的社区调研,重新审视社区规划的空间要素,如规模、边界、中心等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空间设计对策.③回归社会原则的社区微观空间变革;针对目前在市场主导的社区规划建设中,社区精神与社会整合原则背离的现象,论文探索了社区精神与社会整合原则统一的社区空间模式和空间调控机制.总之,论文分析了社区规划的社会原则及其动力机制,在此基础上,从城市中观、社区微观两个层面探索了符合社会原则的社区空间形态及政策调控机制.
其他文献
文化遗产是宝贵的社会资源和精神财富,见证了社会历史变迁,蕴含了浓重的历史底蕴和地域文脉。文化遗产展示,作为一个相对前沿的研究课题,相关实践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起加拿
城市发展已经迈向注重人文品质、生态环境、人与城市和谐发展的新模式,市民出行需要形成“安全便捷”、“健康环保”的新理念。良好的城市慢行交通系统景观是实现城市和谐发展
在城镇化日益加快的今天,传统文化之于现代社会生活的影响日渐式微。文物建筑是一个时代和地区精神文化与历史特征的载体,是不可再生的、珍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对文物建筑进
随着近年来红色旅游的不断升温,红色旅游景区也逐渐成为不少游客的重要目的地。然而就当下的实际情况来看,现有的红色旅游景区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设施上,还无法更好地满足旅游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城市经济的高速发展,在城市产业转型与城市结构调整的合力作用下,城市工业遗产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正面临着被逐步拆解的命运。常规的“推倒重来”的旧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升,人们对精神层面的需求日益提高,交往需求就是其中之一。邻里中心是源于新加坡的新型社区服务概念,在社区治理、居民服务等
传统建筑难以避免的带有所在地区的地域特点,尤其是传统民居,更能体现建筑的地方性。河南地处中原,各地区的传统民居由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建筑材料等的不同造成营造传统也各
1980年后,中国进入了城市迅速发展的时期,城市景观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尽管我们国家的很多城市景观建设已经初具规模,但是绝大多数城市景观建设都比较落后,在景观的建设中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