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蒎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工业及医疗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由蒎烯经化学催化发生二聚反应生成的蒎烯二聚体能量密度与JP-10相当,具有成为先进燃料的潜力,随着石油资源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蒎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工业及医疗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由蒎烯经化学催化发生二聚反应生成的蒎烯二聚体能量密度与JP-10相当,具有成为先进燃料的潜力,随着石油资源的日益枯竭,开展微生物生产蒎烯的研究意义深远。本文通过代谢工程及合成生物学的方法,对光合细菌Rhodobacter sphaeroides 2.4.1进行代谢改造用于生产蒎烯。鉴于目前微生物合成蒎烯的研究中,香叶基焦磷酸合酶(GPPS)与不同来源的蒎烯合酶(PS)被构建成融合蛋白可以提高蒎烯产量。本文通过密码子优化并合成了两种PS来源不同的融合蛋白基因gppsps和psgpps,将这二者应用于光合细菌内蒎烯的生产,通过比较最终的蒎烯产量,选择采用gppsps基因用于生产蒎烯,并进一步优化了蒎烯的生产温度、表达时间、IPTG最适浓度以及IPTG加入时机等条件,成功的在Rhodobacter sphaeroides 2.4.1中构建了合成蒎烯的诱导表达系统。为了提高蒎烯产量,本文首先在Rhodobacter sphaeroides 2.4.1引入了外源甲羟戊酸途径(MVA途径)用于蒎烯的生产,并分析了MVA途径没有实现蒎烯产量提升的原因。接下来对内源脱氧木酮糖-5-磷酸途径(DXP途径)进行了改造,分别考察了DXP途径的八个酶过表达对蒎烯产量的影响,发现过表达异戊二烯基焦磷酸异构酶(IDI)和脱氧木酮糖-5-磷酸合酶(DXS)可明显提高蒎烯产量,由此在IDI和DXS过表达的基础上研究DXP途径其他基因的影响,结果发现同时过表达IDI、DXS、脱氧木酮糖-5-磷酸还原异构酶(DXR)以及4-二磷酸胞嘧啶-2-甲基赤藓糖醇合酶(IspD)可获得最高的蒎烯产量。最后,本文通过改变gppsps基因的核糖体结合位点(RBS)序列来实现对下游合成途径流量的调节,使之与上游DXP途径实现代谢流平衡,最终α-蒎烯产量为65.8μg/L,β蒎烯产量为138.32μg/L,分别提高了100%和110%。本文在光合细菌中实现了蒎烯的异源表达,并通过增强DXP途径提高了蒎烯产量,同时也为其他萜类化合物在光合细菌中的生产提供了一个通用平台。
其他文献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组成结构及班怒洋盆地属性研究是近年来青藏高原研究的热点地区和关键问题。藏北南羌塘盆地的木嘎岗日组是班怒洋演化过程中盆地成熟期的产物,对其研究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论文依托1:5万区域地质调查项目,在野外剖面实测和室内测试分析的基础上,研究西藏双湖县多玛地区木嘎岗日组时代属性、沉积相、沉积环境及遗迹化石,取得了一些新的成果和认识。生物地层研究:通过两条地层剖面实测及路线地质调查,
在工业和市政等管道系统中,塑料弯管的需求日益增加。弯管接头作为管路的一种关键部件,管道弯曲处受力最复杂,弯管接头既承受高水平的应力,又是管道系统中最易磨损的部位,且为不均匀磨损,一旦破裂将危及生产和生活安全。大弯径比塑料弯管接头在实际应用中有可降低管道流体阻力、增加流量系数、减小压力损失、提升管道安全等优点,因而具有较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提出一套新型大弯径比塑料弯管接头注塑模具结构,开展了基于数值
共进化是在自然界中和生物体内普遍发生的一种生物学现象,在分子水平上的共进化称为分子共进化,指的是为了维持分子内或者分子间的结构或功能关联在序列中的不同位点间同步发
目的探讨通过Cyp27b1敲除引起小鼠孕期活性维生素D缺乏对胎盘和胎鼠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C57BL/6J小鼠通过Cyp27b1基因特异性sg RNA介导Cas9核酸切割小鼠DNA构建Cyp27b1杂合(
本文分别对锡林郭勒褐煤和肥煤进行热溶实验,探究两种不同变质程度的煤在不同溶剂下的热溶性能,并通过红外光谱、元素分析仪、流变仪、同步热分析仪、扫描电镜和核磁氢谱等仪器分析表征热溶物的组成及结构,探究热溶规律;添加热溶物配煤炼焦,研究配入热溶物对焦炭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煤阶煤的热溶过程受溶剂影响显著,煤阶较高的肥煤热溶收率远高于低阶褐煤;此外,溶剂的极性、结构等差异也会明显改变热溶效果,褐煤
生物形态学是研究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组成部分的外形和结构的科学。生物形态学研究的重要基础是快速高效地提取生物生长状态地形态学信息,并进行量化分析。由于生物生长速度慢、时间跨度较长。这个分析过程通过传统人工测量方法效率低、误差大,难以长期进行。传统显微镜镜检中检测人员通过肉眼在显微镜下直接进行观察,效率低,检测准确度随着工作时间增加出现下降,需要对样本进行多次重复的检验,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传统镜检方法
高温煤焦油是煤在高温干馏过程中得到的液体产品,也是众多精细化工产品的重要原料,其产量根据炼焦生产配煤的种类以及焦炉操作工艺不同而变化,一般占装煤量的34%,提高焦油回收率,有利于提高炼焦企业的经济效益。本论文通过对宝钢焦化炼焦用煤煤样的煤质分析,结合铝甑低温干馏实验分别探讨了不同单种煤煤质与焦油产率的关系;根据宝钢2018年生产数据分析了炼焦各工段不同工艺参数对焦油回收率的影响,探讨了在不改变配煤
原始形式的Markov过程——Markov链,最早由A.A.Mapkob于20世纪初在研究随机过程中提出并命名.该过程凭借其具有的Markov特性被广泛应用于近代物理学、生物学(生灭过程)、公用事业和工程技术等各个领域.近年来,为进一步解锁与Markov链相关的未知领域,众多学者创造性地将其扩展到树图模型上,进而新晋成为人们研究的焦点.20世纪70年代末,刘文在研究Markov链的强大数定律时,提
本文主要经过探究并分析豫西寒武系生物丘的特点与发育环境,更深度地去研究生物丘的地质意义。一直以来,生物丘是地质学家研究探讨的重点和热点地质问题,虽然之前有很多对寒武系古生物化石和古环境的研究,然而对该期间生物丘的工作十分稀缺。如此,寒武系生物丘的研究仍然缺少完整性和系统性,在很多以往遇到的问题上并不能得出准确的结论,主要为这几点:生物丘的形成机制、生物丘的发育特征、生物丘的内部结构差异以及在地质学
采用生物质甘油制备乳酸,替代传统糖类发酵技术,不但解决世界食品短缺、化石资源枯竭问题,同时形成了可再生生物质甘油高值化利用技术。生物质甘油为原料制备高附加值乳酸研究开发不但具有良好的理论研究价值,同时具有良好的环境与经济意义。本研究工作设计、制备了三种不同结构的纳米催化剂,纳米铜金合金催化剂、铜钯合金催化剂、纳米石墨负载纳米钯催化剂,在碱性条件下催化甘油制备乳酸。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氢氧化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