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M1在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447105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最初研究发现,鱼精蛋白(Protamines,PRM)与男性不育症关系密切,是精子细胞核内与DNA结合的主要蛋白。目前,有研究表明,PRM1可能是一种与胃癌相关的新的肿瘤-睾丸(Cancer/Testis,CT)抗原基因。本文旨在分析PRM1在不同分化程度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差异及胃腺癌患者行胃癌切除术术前、术后血清中PRM1的水平变化,评估其在胃腺癌的诊断、预后判断及复发预警中的意义。方法:以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入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行手术治疗的54名胃腺癌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其胃腺癌分化程度分为高分化组、中分化组及低分化组;另选取40名就诊于该院行常规体检的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所有入组对象均签订血清及组织标本使用知情同意书。对照组仅采取血液样本,研究组取术前及术后7天血液样本并提取血清,术中收集患者胃腺癌及正常胃组织。采用RT-PCR检测正常胃组织与胃癌组织中PRM1-m RNA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分析PRM1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组织学分布特点;ELISA法对胃腺癌患者及对照组外周血PRM1水平进行检测。结果:(1)PRM1-m RNA在低分化及中分化胃腺癌组织中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胃组织,高分化胃腺癌组织PRM1-m RNA表达与正常胃组织差异不明显。(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PRM1蛋白表达,结果显示,正常胃组织细胞间隙未见阳性染色;高分化胃腺癌细胞部分未见阳性染色,部分可见阳性染色;中分化期胃腺癌细胞浆内可见较多棕黄色阳性染色颗粒;低分化胃腺癌细胞浆内可见较多黄褐色强染颗粒。(3)胃腺癌患者外周血PRM1含量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患者肿瘤切除术后第7天血清PRM1水平较术前明显下降。高分化腺癌患者较中、低分化腺癌患者血清P RM1水平低,中、低分化组之间差异不明显。不同临床分期(I期、II期、III期、IV期)胃腺癌患者术前血清PRM1差异不明显。结论:(1)PRM1-m RNA及其蛋白在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胃组织;(2)PRM1-m RNA及其蛋白的表达水平与胃腺癌的分化程度有一定的相关性;(3)胃腺癌患者胃癌根治术前血清PRM1含量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术后第7天血清PRM1含量明显低于术前,提示PRM1可能作为胃癌诊断、预后判断及随访的血清学标志物。
其他文献
<正>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HICH)是中老年人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起病急、病情凶险,继发性脑损害和各种并发症是患者致残率及致死率的主要原因[1]。
在考虑外界干扰和挠性振动的影响下,针对卫星姿态的高稳定度控制需求提出了一种控制方案,并给出控制参数的整定方法。采用传统的PD控制结合干扰补偿器的控制方法完成姿态稳定
目的:探讨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护理和功能康复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患者的术前准备、术后的病情观察、预防感染的措施、系统功能康复教育及
中国与西方文化在世界观、艺术观、审美观上有着不同的特点,因此,中西传统绘画艺术存在较大的差别。这些差异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积淀形成的,是由民族思想与民族文化决定的,是
旋动射流混药器扩散管的扩散角是混药器的重要结构参数之一,当给定扩散管扩散度后,扩散角和扩散管长度成反比,因此为了减小扩散管的长度,只有通过增大扩散角来实现。根据扩散
背景与目的近年来在传统三孔胸腔镜的基础上,单孔胸腔镜术式发展迅速并渐用于肺癌根治性切除,其与传统胸腔镜术式相比的临床应用优势也为关注的热点。本研究针对单孔胸腔镜肺
为确保区域防突措施效果,提出了瓦斯治理过程系统及过程系统控制的概念,给出了区域防突措施过程系统模型,分析了3种典型的区域防突措施过程系统及特征参数,并以穿层钻孔结合
通过作者改进的离散坐标法(DISORT)辐射传输模式和部分观测资料考察了臭氧总量及其垂直分布、二氧化硫、气溶胶及火山气溶胶、地表反照率、太阳天顶角对到达地面紫外辐射的影响,以及云
特色产业发展与金融服务精准耦合不但是新时期我国精准扶贫的应有之义,也是促进民族地区脱贫致富,实现精准脱贫的有效途径。民族地区金融服务相对缺乏,企业及个人获取发展的
为了减小大量附面层(δ=20%入口截面高度)吸入的半埋入式S弯进气道出口畸变,在完成其设计的基础上,以ISIGHT优化软件为平台,应用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对其扩压器部分进行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