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当前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期,社会进步和产业升级的迫切需求,使得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凸显。产业集聚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在国外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而随着经济、社会的飞跃发展,服务业逐渐取代了制造业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增强地区竞争力的主导产业,服务业集聚成为了学者们研究和关心的重要课题。服务业集聚是服务业发展的高级形态,对地区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升级、社会进步意义非凡,而在我国经济基础较为落后的西部地区,服务业集聚发展问题还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故本文研究我国西部城市服务业集聚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对提升西部城市服务业集聚水平、促进地区发展和缩小地区差距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总结国内外经典理论与经验研究的基础上,分别利用EG指数和区位商指数对我国西部81个地级以上城市的服务业集聚水平进行测算,然后从成本-收益角度对我国西部城市服务业集聚影响因素作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从非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两个方面构建计量经济模型,实证研究我国西部城市服务业集聚的影响因素,主要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我国西部城市服务业集聚水平较低,且发展缓慢;第二,从服务业细分行业来看,我国西部城市非生产性服务行业的集聚水平高于生产性服务行业集聚水平;第三,政府行为和对外开放程度都对我国西部城市服务业集聚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第四,我国西部城市生产性服务行业中,“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以及“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集聚发展的条件较好,“金融业”集聚发展的条件较为欠缺;非生产性服务行业中,“餐饮与住宿业”和“文化、体育和娱乐业”集聚发展的条件较好。基于此,本文从国家、地方、行业三个层面提出了政策建议:国家应注重政策倾斜和制度体制创新,为西部城市服务业集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地方政府应充分发挥作用,引导本地服务业集聚健康发展;在行业层面,积极为生产性性服务业寻找外部市场,同时利用现有资源发展西部城市非生产性服务业,因地制宜、扬长并补短,促进西部城市服务业集聚健康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