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近岸海域大叶藻的生态学初步研究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omao1983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尽快恢复我国北方近岸海域受损海草场,提高对海草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重要性的认识。本文以山东近岸海域海草代表种大叶藻为研究对象,采用形态学和实验生态学等方法,初步掌握了山东近岸海域海草的种类,开展了山东半岛近岸海域大叶藻的周年生长变化等基础研究,调查了大叶藻海草场的生态环境,并开展了山东近岸海域大叶藻恢复方法的初步研究。得出的结论主要有:一、2009年3月,对山东青岛近岸海域进行了大叶藻初步调查,得出了青岛近岸海域海草的分布区域主要包括青岛湾、汇泉湾和浮山湾。根据青岛近岸海域海草的形态学特征描述,共发现3种海草,分别为大叶藻(Zostera marina L.)、红须根虾形藻(Phyllospadix iwatensis Makino)和日本大叶藻(Zostera japonica Ascherson & Graebner)。二、2009年3月至2010年7月,通过对青岛湾大叶藻进行周年调查,结果显示,青岛湾海域表层海水周年平均水温为15.3℃,大叶藻呈片状分布,面积约3500m2。青岛湾海域大叶藻的密度约400株/米2,单株年平均生物量为0.69克/株,大叶藻海草场的年平均生物量为276克/米2。大叶藻的周年生物量变化和高度变化与水温和水深相关。大叶藻有机碳、全氮和全磷含量呈季节性变化,有机碳含量在春季增长,夏季达到峰值,秋季急剧下降,冬季有所回升;全氮和全磷含量在夏季较高,其它季节较低。并且分析了大叶藻海草场表层底泥中有机碳,有机氮和有机磷含量变化与大叶藻脱落降解和释放有机物之间的可能关系。通过综合法和筛析法,得出大叶藻海草床的底质主要是砂质和粉砂。青岛湾表层海水亚硝酸盐、磷酸盐、氨氮以及硝酸盐浓度符合适用于海草调查水域的标准。三、2009年11月,采用直接移植法和棉线法,在汇泉湾海域进行了大叶藻移植试验,监测了移植后1年内大叶藻的生长、存活以及增殖情况,并分析了保证大叶藻移植成活的关键因子。结果显示,棉线法的大叶藻移植增殖率最高,至2010年5月,三个移植区的增殖率分别为60%,67.56%,117.78%。移植后大叶藻的生长与存活和移植海区水流、底质等主要环境因子相关。通过在实验室进行大叶藻种子培育,得出只有4℃海水保存的未成熟和成熟的种子可以发芽,发芽率约80%,成活率约9.7%,因此采用种子法进行大叶藻恢复的难度比较大,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四、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对山东威海典型海域天鹅湖、爱连湾和桑沟湾进行了大叶藻初步调查,天鹅湖共发现2种海草,为大叶藻(Zostera marina L.)和日本大叶藻(Zostera japonica Ascherson & Graebner),大叶藻分布面积约1500 m2,日本大叶藻分布面积约600 m2。天鹅湖表层海水周年平均水温为12.4℃,大叶藻的密度约576株/米2,单株年平均生物量为1.01克/株,大叶藻海草场年平均生物量为593克/米2。爱连湾共发现2种海草,为大叶藻(Zostera marina L.)和红须根虾形藻(Phyllospadix iwatensis Makino),分布水深较深。爱连湾表层海水周年平均水温为10.4℃,大叶藻的平均单株生物量为1.55克/株。桑沟湾共发现2种海草,大叶藻(Zostera marina L.)和丛生大叶藻(Zostera caespitosa Miki),大叶藻分布面积约6000m2,海草场内附生生物比较丰富,丛生大叶藻生长于岩礁或岩石上,分布水深较深。桑沟湾表层海水周年平均水温为10.9℃,大叶藻密度约388米2,单株年平均生物量为0.66克/株,大叶藻海草场年平均生物量为256克/米2。三个海域大叶藻的周年生物量变化和高度变化与水深和水温呈正相关。有机碳含量变化是:在春季增长,夏季达到峰值,秋季急剧下降,冬季再次出现峰值;全氮和全磷含量在夏季较高,其它季节较低。海水中亚硝酸盐、磷酸盐、硝酸盐以及氨氮浓度符合适用于海草调查水域的标准。大叶藻海草床的底质主体是砂质成分,桑沟湾大叶藻海草场中砾石和贝壳含量较多。由于纬度较高,威海海域的大叶藻进入繁殖季节比青岛海域晚将近一个月。五、采用室内模拟实验方法研究了刺参与大叶藻碎屑之间的营养关系,将大叶藻碎屑与泥质沉积物按照一定的配比作为饵料投喂刺参,测定刺参的特定生长率和排粪率。按照添加大叶藻碎屑比例的不同,实验分为5个处理组,分别为ES0、ES10、ES20、ES40和ES100,大叶藻碎屑含量分别为0%、10%、20%、40%和100%。结果表明,饵料组成显著影响刺参的生长,大叶藻碎屑与泥质沉积物混合物中的有机质含量在17~20%范围,水温在13~17℃范围,刺参的生长效果较好,最大特定生长率为1.54%·d-1,最大排粪率为1.31g·ind.-1 d-1。海草床为刺参提供栖息地的同时,大叶藻脱落腐败后的有机碎屑可以为刺参提供重要的食物来源,这对于刺参的资源恢复和营养生态学方面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其他文献
我国大部分椰壳被废弃,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因此,为了充分合理地利用资源、提高椰壳的综合利用率,研究其热解过程并探索产物的高附加值应用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椰壳热解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且产物的分布随着工艺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探讨了热解温度、升温速率及原料粒径对椰壳转化率的影响。设定热解温度分别为350℃、450℃、575℃、600℃,确定椰壳热解完全时的温度为575℃;此后,在该热解温度下,选择不同的升
  舟山以"港市"闻名,历史悠久.早在近500年前的明朝嘉靖年间,葡萄牙殖民者就占据了舟山双屿港,它一度成为亚、非、欧各国商人云集的国际贸易中心.170年前的清朝道光年间,英国政
  文化是增强城市吸引力和塑造城市形象的关键要素,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是城市建设的方向和动力。本文即依据心理学相关理论,从游客心理认同的角度,将海洋文化城市建设与旅游产
目前,铝土矿资源严重紧缺,进口依赖度大增。我国具有丰富的非铝土矿型铝资源,可作为提铝、提钾的原料。将非铝土矿的溶出液采用碳化法处理,既制得氢氧化铝又获得重要的钾盐—碳酸
海洋与中国发展的关系在21世纪更显紧密,研究海洋经济发展和海洋文化传播必关涉到海洋文化产业.从文化的视角看,即使是中国内陆也保存着中华文化的海洋基因;中国海洋文化产业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要"建设海洋强国",开发利用海洋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现代大众媒介作为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必须从传播意识、观察视角、
谷氨酰胺转胺酶(蛋白质-谷氨酸-γ-谷氨酰胺转移酶,EC 2.3.2.13)是一种能够催化酰基转移的酶,它们广泛分布在各种生物,包括人类、动物、植物和各种微生物体内。通过这种酰基转移反应可以使得体外多种蛋白质、多肽和各种氨基酸之间产生共价交联作用,从而改变各种食物蛋白的功能性质,因而其在食品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以获得谷氨酰转胺酶高产菌株为目标,通过对茂原链霉菌紫外诱变来选育高产菌株,并对
  海岛只有依法开发,遵循科学性、保护性、系统性和战略性的原则,才能促进海岛开发的和谐发展。海岛开发还要注重海陆统筹,融入丰富多彩的文化元素,体现人文性、文化性、审美性
本文以工业级γ-Al_2O_3颗粒为原料,选用矿化剂并研究氧化铝在煅烧过程中的转晶规律,由此制备得到α-Al_2O_3载体。改变催化剂活性组分的前驱体溶液浓度和浸渍温度等条件浸渍得到Pd/α-Al_2O_3催化剂,并将超声浸渍和真空浸渍引入到负载型催化剂制备过程中得到Pd/α-Al_2O_3催化剂。优化无梯度反应器的反应条件,在优化条件下考评催化剂活性。根据CO偶联反应的反应机理推导出动力学方程式
海洋文化遗产是人类与海洋在长期的历史互动中形成的一种遗产类型.浙江省因其独特的海洋自然条件和优厚的海洋资源,孕育了丰富而特色鲜明的海洋文化遗产.目前,浙江海洋文化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