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古至今,人类对植物都有着深厚的感情。人们与植物为友,借植物释理抒情,由此形成了独特的植物种植设计理法。中国传统园林作为世界三大造园体系之一,在其演变的过程中,积累了一整套适合本国自然条件、文化传统和符合人们审美心理的优秀经验,中国传统园林种植设计便是其中的优秀代表。而传统又有待与时俱进之发展。在不同时期的历史条件、文化背景和自然环境影响下,中国园林自始至终都延续着“人的自然化和自然的人化(李泽厚)”的哲理和人文写意自然山水园的发展道路,并不断的发生着演变。而植物作为造园四大要素之一,也随之演进。中国传统种植设计特色是通过对环境自然空间的营造,把植物所体现的以中国人审美观为标准的自然清幽、寓教于景、情景交融的风格抒发得淋漓尽致,成为中国传统园林艺术辉煌成就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使中国园林在世界园林艺术中独树一帜,形成以中华民族独特的园林艺术形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日益深化和人们生态意识的逐渐增强,中国传统园林种植设计特色也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和专家的重视。但由于其在历史演进过程中尚未形成与实践相应的完整理论体系,导致种植设计在一些具体的实践中出现了不少问题,尤其是其中“意”的缺失。本文试图通过对中国传统园林种植设计理法的系统研究,找寻中国传统园林种植设计的继承与发展之路。论文内容主要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在分析归纳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中国传统园林种植设计的发展历程和历史文化积累进行了初步梳理,总结出中国传统园林种植设计的主要发展脉络,通过讨论儒释道思想和文学绘画对种植设计的影响,从中探析出中国传统园林种植设计民族特色的形成过程。第二部分通过对文献记载和古园实例的分析,归纳出中国传统园林种植设计的理法,即以“人之本在地,地之本在宜”为理法基础,以“景以境出,多境芳众”“同境类聚,专类组园”“借因成果,情缘易逗”“形美质秀,赏心悦目”为理法创作内容,从中探寻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设计理法精髓。第三部分通过中外传统园林种植设计的比较,探讨“以中为体,以外为用”的园林种植设计。第四部分通过对北京传统园林的现状调查,对传统园林艺术恢复和保护阐释了一些自己的理解和看法,传统以何种转换机制根植于当代,是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和难题。主要是对现代园林种植设计继承中“意”的缺失和对于古园保护中“原真性”与“完整性”的理解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并结合案例分析和个人设计实践,对以《园冶》为代表的中国传统园林基础创作思维在当今园林种植设计中的继承和发展进行了探索。研今必习古。通过对中国传统园林种植设计理法的研究,探寻突破点和现代植物种植设计的发展方向,对指导我国种植设计建设和弘扬民族特色的文化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只有根植于民族自身的优秀文化传统,才能走出属于自己的现代园林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