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强调活动在课程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推进构建活动型学科课程,以推动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其具体是指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基础之上,教师充分钻研教育教学理论,提出具有研究价值的“议题”,以“议题”为依托开展课堂或者课外的教学活动,即课堂活动和社会活动,以推动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了适应未来社会对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需求,推动高中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和优良品质的培养,志愿服务实践活动的开展和推广是非常迫在眉睫的。本文挑选出活动教学中社会活动中的一个部分——志愿服务,来作为研究的主题,在分析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志愿服务活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实践经验来提炼出优化策略。第一部分,研究高中思想政治课志愿服务活动的相关内涵以及必要性:有利于强调学科特性,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有利于继承课程改革的经验;有利于深化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第二部分,本文在搜集有关资料的基础上,透视分析了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志愿服务活动教学的开展进行情况,这些情况具有两个相反走向的特性。一方面取得了一些积极成果: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拓宽视野、锻炼思维;活动教学课程成为评价教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促进了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另一方面指出了活动教学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险阻:志愿服务活动的质量差强人意;志愿服务的活动的开展形式单调乏味,缺乏创新;学生实际锻炼较少,缺乏大众认可度;学生参与动力不足。而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在第三部分:缺少规范、专业、系统的志愿服务和培训;活动组织自上而下;缺乏健全的评价和激励机制;学校硬软件条件受限,志愿组织经费不足;中学志愿服务缺少有力的理论支撑,显得站不住脚,也迈不开腿。最后一个部分,纵观前面的调查研究和分析讨论,在剖析志愿服务发展不够好的缘由上,提炼总结出关于高中思想政治课志愿服务活动教学的解决办法:提高师生参与志愿服务的认识;以“议题”为依托,设计符合学情的实践活动;讲究实效,组建专业的志愿服务小组;优化健全学生志愿服务的激励机制和评价方式;多管齐下,筹措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经费;创新高中生志愿服务活动教学方式的形式和载体;利用现代智能硬件设备和软件依托,在迅猛发展的人工智能时代前景下,创造建设起关联思想政治课学科课程、颇具思想政治学科特性的志愿服务统一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