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增长是实现就业的基本前提,面对中国巨大的就业岗位缺口,仍需要依托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即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增加就业机会,而扩大就业的原动力在于经济增长。但是否能够实现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的协调发展,取决于经济增长的内涵。产业发展是经济增长的本质,产业发展的路径和方向决定了经济增长对就业的容纳度;同时,产业发展也决定着劳动就业发展。所以,解决就业问题的落脚点还是在于产业的发展,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发展是促进我国经济健康、持续、高速增长和扩大就业的关键。正如十七大报告指出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
本论文正是以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为指导,以经济全球化和构建和谐社会为大背景,以产业发展为主线,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劳动就业效应进行思考,研究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和就业发展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探索以产业为支撑实现中国经济较快增长和创造尽可能多的就业机会的路径。
第一部分是文献综述。包括西方就业与经济理论中对就业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综述,以及国内理论界对我国经济增长中的就业问题的研究综述。这既是对前人研究的总结,又是本论文的思想渊源和理论指导。
第二部分探讨就业问题产生的经济学原因及世界经济发展对劳动就业发展趋势的影响。从世界史发展的角度进行探寻,认为劳动就业如同资源配置一样受市场经济规律支配,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可避免的现象。从对世界90年代以来的劳动就业状况及其发展趋势进行考察,发现它与快速发展的世界经济间的关系变得多样和复杂—经济增长既有促进就业增长的机制,也有排斥就业增长的机制:服务业的迅速发展带来了就业增长的新机遇;高新技术的发展给就业增长带来了不确定性;经济全球化使就业问题变得更加复杂。这就为本文后面研究如何扩大中国经济增长的就业效应提供了思路和方向。
第三部分论证了以产业为视角分析中国经济增长中的劳动就业问题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对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的劳动就业效应进行分析,发现中国经济增长对就业的带动效应在逐渐减弱,快速的经济增长实际上是低就业的增长,而奥肯定律的失效表明中国经济增长与失业之间不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关系,中国的失业在很大程度上不是周期性失业,主要表现为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进一步对影响我国经济增长吸纳就业能力发挥的各因素进行具体分析,认为正是产业发展引起经济总量和结构的波动,进而影响到劳动就业的发展,论证了本论文以产业发展为主线,分析经济增长对就业的带动效应,更具有中长期的解释力和说服力。
第四部分探讨了产业发展与促进经济增长和劳动就业发展间的互动关系。首先从理论角度分析,认为现代经济增长的本质是产业发展,产业发展又决定着劳动就业发展,表明经济增长中的劳动就业问题实质是产业发展对劳动就业的影响;然后从实证角度出发,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法,考察中国经济增长、产业发展与劳动就业三者间的关联性,结果表明中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对增加就业没有明显效果,制约了经济增长通过产业的产出结构、就业结构变化这一途径扩大就业效应的发挥,进一步验证了第三部分的结论:正是产业发展的非均衡既制约了就业的扩大,又限制了经济更快增长。因此有必要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深刻探讨经济增长对劳动就业的吸纳力,这就把宏观经济增长中的劳动就业问题顺利转化为中观产业发展与促进劳动就业的问题,为后文从产业视角分析经济增长中的劳动就业问题做好铺垫。
第五部分围绕着产业发展的内涵,提出并分析与就业和经济增长相关的一系列矛盾。这些矛盾可分为三个方面:
第一,产业结构不断走向合理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主要是从实证角度分析了中国三次产业发展状况及其就业效应。比较分析了三次产业的产值及就业的变化态势,并与“标准”产业结构和其他国家结构相比,以及具体测算产出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偏离度,都清楚地显示出我国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内在联系被割裂,就业结构转变严重滞后于产出结构,制约了经济增长对就业的吸纳能力。进一步对非农产业发展分析表明,第二产业过度资本深化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方式降低资本积累对劳动力的吸纳度,迫使第一产业转移的劳动力大部分直接流向第三产业中技术水平含量较低的传统服务业;第三产业存在总体发展滞后及内部结构的不合理;而二、三次产业内部及两者之间发展的协同性较差,导致了产业结构系统的自组织能力较弱,所有这些产业结构的不合理都阻碍着经济增长对就业吸纳力的提高。因此提出需要实施有利于扩大就业的产业结构合理化战略:以农业发展为基础,实施强农惠农战略,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延伸农业产业链条,防止农业发展中的劳动力“空心化”;以第二产业发展为主导,推进工业结构调整,拓展就业渠道;加快发展服务业,以服务业的结构升级作为调整三次产业结构和扩张就业的突破口。
第二,产业技术推动的产业高级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首先从理论上分析技术进步对产业结构演变与影响劳动就业的机制,认为产业结构高级化实质是由产业技术进步推动的,并因此对劳动就业产业“排斥”和“补偿”效应;其次探讨了中国产业结构高级化途径:用高新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并根据它们对劳动就业效应的不同,提出构筑有效机制,充分发挥中国产业结构高级化中产业技术进步对劳动就业的“补偿效应”,以减少其对就业的冲击,尽可能地发挥其扩大就业的正面作用,这些机制包括:正确处理技术引进与自主开发的关系,提高产业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发展教育,提高劳动供给质量水平;深化改革,形成有利于资源和要素高效利用的长效激励机制;加速高新技术的运用,开辟新的经济与就业增长点。
第三,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产业如何发挥比较优势,更好地运用国际资源来缓解国内就业压力问题。首先从理论角度分析了经济全球化通过不同国家间展开的国际贸易、国际资本流动和产业转移影响—国产业发展,并最终影响到国际劳动分工的变化、就业机会的转移及就业质量的改变等多个方面。其次从实证角度对中国在经济全球化中的产业竞争力进行分析,认为我国产业的比较优势由资源密集型到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化,而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比较劣势的转弱,体现出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国际竞争力的增强。表明我们在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中,仍需继续利用我国劳动力成本低的比较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同时,在单一的劳动力低成本比较优势基础上培育更多的要素优势,发展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推动整个产业结构的优化。在如何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时,用马克思的国际价值理论对劳动密集型产业进行重新定位,并提出要积极构筑有利于其发展的制度环境。
第六部分,从政府促进就业的角度探讨提高经济增长对劳动就业带动效应的路径,政府要树立“充分就业”为其执政的首要目标,从增加公共供给角度入手,直接或间接的创造就业机会,并且构建以增加就业为核心的公共政策体系,在经济发展中创造尽可能多的就业岗位,提供更好的就业环境,以保持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的协调互促。体现了本论文在对中国经济增长中的就业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后,所得出的基本结论和政策建议。
本文的主要贡献及可能的创新:(1)造成中国经济增长与就业非一致性的原因很复杂,但本论文认为,产业发展失衡是制约经济增长对就业吸纳能力减弱的主要原因,并由此从产业发展的视角出发展开论述,探讨了产业结构优化过程中对劳动就业的影响,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2)面对激烈的国际产业竞争和严峻的国内就业压力,如何走一条既比较充分利用国内劳动力资源,又能适应国际竞争的产业发展道路,对于劳动力过剩、经济发展中的中国来讲,是个两难抉择,本论文试图运用马克思的国际价值劳动决定理论提出看法,并对如何构筑有利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的制度环境提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