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分区及治理措施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s_youfee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中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分区及其治理措施研究对加快水土流失防治步伐,恢复生态,促进生态环境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战略意义。本文以全国(除台湾、海域)为研究对象,在对中国水土流失的分布、特征、危害及成因,中国水土流失治理现状和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现状及存在问题,生态修复适宜性条件等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开展中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分区及治理措施研究。取得如下成果:   1、根据地带性分异规律,进行水土保持生态修复适宜性分析,划分了四种类型:①完全适宜型:包括东北山地(长白山区)、秦岭淮河以南的山地、丘陵区,青藏高原东南部及水土保持林区、水源涵养林区、风景名胜区等区域;②基本适宜型:包括华北平原、东北平原、渭河平原及青藏高原东部等区域:⑨较难适宜型:包括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天山山地及华南花岗岩丘陵、南方岩溶山地和西南干热河谷区等区域;④极难适宜型:包括新疆、内蒙古西部、青藏高原西北部荒漠区及戈壁、沙漠区等区域。   2、参考我国各类生态及自然区划成果,分析生态修复的适宜性条件,根据分异性、地带性、等级性、共轭性、主导因子及县域完整性等原则,选择气候、植被、土壤、地貌、土壤侵蚀类型、人口密度等关键性因子,采用GIS技术,通过因子叠加的分析方法和自上而下的分区方法,划分出了全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分区图(共14个生态修复区)。   3、在综合分析14个生态修复区的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状况及水土流失现状基础上,针对各区生态环境退化的主要问题及生态修复的适宜性条件,提出了各区水土保持生态修复重点及主要措施。   4、根据不同生态修复类型区,通过生态修复成功与失败的典型实例分析得出:只有在尊重自然地理分异规律的基础上,按照不同区域生态修复的适宜性条件,采取自然修复与人工治理相结合的措施,才能更好发挥生态系统的自组织和自协调能力,加速退化生态系统修复。   5、构建了以县级行政区(2550个)为单元的全国2000年水土流失状况(第三次遥感普查数据)与基础经济社会指标(2000年统计数据)专题数据库,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较为全面、详实的数据基础。   6、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方面分析了水土流失的成因。自然因素中:土壤及其母质状况为水土流失提供了侵蚀源并决定着土壤的可侵蚀性程度;流体应力(降水、风)及地形坡度是水土流失的动力条件;覆被条件一方面表现为对侵蚀源的保护作用,另一方面是通过调节侵蚀动力条件而影响水土流失强度。人为因素中:农业生产中过度利用资源,导致植被破坏,坡耕地的大量存在,加剧了水土流失;工程建设中重开发、轻保护,造成人为水土流失严重;监督管理措施及机制、体制尚未健全,影响了水土保持的效率。
其他文献
三峡库区一直被认为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本区的土壤侵蚀问题是关注的热点,通过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快速的监测该区域的土壤侵蚀具有重要的意义。既可以评估实施
这是一个传统媒体面临挑战、唱衰报纸论调甚嚣尘上的时代,然而就是在这样一个大型党报、都市报都备受“寒冬”困扰的大气候中,县市区域报《靖江日报》却实现了“十年连增、五
10月25日,正出席美国“智利周”(Chile Week)宣传活动的智利农业部部长Carlos Furche表示,经过3年的谈判,智利油桃将在今年11月成功获得中国市场准入。宏观贸易新闻的报道引
区域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受到来自于自然、社会和经济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类活动的频繁加剧,对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也有十分严峻的影响,区
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区域景观越来越深刻地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和控制。当前,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指引下,成渝经济带正掀起迅猛的城市化浪潮。准确、及时地掌握社会经济发展
期刊
遥感技术能快速、准确、及时地提供最新的对地观测数据,如今遥感图像已经成为人们获取地表覆被信息的重要数据源。遥感图像分类是根据遥感图像上像元值的高低差异以及空间变化
陆路交通枢纽是国家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协调运营、组织联合运输的中枢。但就目前看来,它存在功能单一、经营观念落后、各交通运输方式之间衔接不够、技术水平比
半城市化是在大城市周边,国内外资本在区域空间快速积聚和区域产业结构迅速调整,导致区域发生无规则的快速城市化过程。本文选择小尺度半城市化区域为研究对象,评价区域城市化综
土地利用变化既是全球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球环境变化的主要原因。然而,土地变化科学发展至今,存在明显的重数量变化、轻质量变化研究的缺陷,而这两方面的变化均可能产生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