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共轭亚油酸(CLA)具有优越的生理功能,在药物、食品、生物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CLA水溶性差,在含水体系中的利用率及生物利用度有限、易被空气氧化变质。本课题以蜡质玉米淀粉为原料,经异淀粉酶脱支处理后得到直链糊精;再以直链糊精为包合载体,优化水-乙醇法制备了直链糊精-CLA复合物,提高了CLA的水溶性、氧化稳定性,实现了CLA在小肠内的控制释放。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DNS)比色法考察不同温度、p H值、异淀粉酶添加量、反应时间对蜡质玉米淀粉脱支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p H值3.5,异淀粉酶用量7.5 U/g淀粉,温度40℃,反应时间12 h时,蜡质玉米淀粉的脱支效果最佳。脱支得到的直链糊精链长分布由高效体积排阻色谱法(HPSEC)分析表明蜡质玉米淀粉的脱支程度完全,直链糊精的聚合度(DP)为6~150。通过比较复合物的产率、CLA复合率及结晶度考察不同的复合条件对直链糊精-CLA复合物复合效果的影响,以确定最佳的复合物制备工艺条件。结果显示复合温度、直链糊精浓度对产率的影响较为显著;温度、溶解CLA的乙醇用量及保温时间对复合率有一定的影响;而除了保温时间,其他的复合条件都对复合物的结晶结构产生显著的影响。最优的复合条件为糊精溶液浓度1%,直链糊精与CLA的质量比12:1,用于溶解CLA的乙醇用量1 m L,复合温度30℃,搅拌保温2 h。复合物的形成由差示扫描量热法(DSC)、X-射线衍射(X-RD)、热重分析(TGA)、红外光谱(IR)进行验证并用扫描电镜(SEM)观察复合物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CLA与直链糊精发生了络合,形成的复合物为VⅡ型结构,结晶熔融峰峰值温度为83.4℃。复合物呈薄片状,表面光滑,但具有轻微程度的裂纹。对复合物的氧化稳定性、控制释放性、粒径大小分布及溶解度等理化特性进行了研究,并探究了超声波对复合物粒径大小和储存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直链糊精-CLA复合物具有良好的氧化稳定性。复合物在模拟的胃环境下稳定性高;在模拟的小肠环境下,复合物中直链糊精的水解程度随酶解时间的增加而增大,12 h可达89.5%;而随着直链糊精的水解,CLA的释放百分比也逐渐增大,12 h可达34%,表明直链糊精-CLA复合物可作为传递体系在小肠中缓慢释放CLA。未经超声波处理的复合物悬浮液平均粒径为708 nm,粒径分布较宽,储存1天后出现沉淀;而经超声波处理7 min的平均粒径约为324 nm,且分布变窄,储存3天后有少量沉淀;表明超声波处理一定时间既可以降低粒子的平均粒径,又可以改善悬浮液的储存稳定性。室温下直链糊精-CLA复合物具有较好的溶解度,为62.64%,且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90℃可达91.05%;在室温25℃,p H<5的酸性溶液中,复合物的溶解度很低,而在偏中性溶液中溶解度较高;表明直链糊精作为包埋壁材,可以提高复合物的溶解度,但不适于加入p H<5的酸性溶液中。最后,通过HPSEC分析参与复合物形成的直链糊精的链长分布,结果显示包合在复合物中的直链糊精链长DP在26~150左右,表明DP<26的直链糊精不能包埋CLA形成复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