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勰的《文心雕龙》是中国古代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自成体系的文学批评理论著作,对于研究我国古代的文学批评有重要意义。刘勰将前五篇列为“文之枢纽”,说明这五篇是文学创作与评论的关键,所以学者们对这五篇十分关注。其中《辨骚》篇是学者们争议较多的一篇,许多观点至今尚未达成共识。本文以《文心雕龙·辨骚》篇为研究对象,对于学界在研究《辨骚》篇中的争议较多的问题进行观点梳理并作出辨析。全文主要由四个章节构成。第一章探讨《辨骚》篇的归属究竟是“文体”还是“枢纽”。对学界现有的观点论述分析,对“枢纽论”加以肯定。从“文之枢纽”五篇关系的分析,到《辨骚》中提出“倚《雅》《颂》”“驭楚篇”的理论总结,最后论述楚辞的重要影响,从而阐明《辨骚》属于“枢纽论”的观点。第二章将刘勰的评骚与汉代评骚做对比,得出刘勰的评骚方法与汉代以经论骚的方法不同。具体分析《辨骚》篇内容,总结刘勰“核其论”“必徵言”实事求是的方法,以及“奇正” “华实”辩证统一的方法。第三章探讨《辨骚》篇的主旨是“宗经”还是“为文”。对主旨的理解不同主要是由于学者们对“四异”“博徒”的褒贬看法不同。通过辨析“四异”“博徒”是褒义,从而得出《辨骚》篇的主旨是“为文”。第四章将“变乎骚”与“通变”观联系起来。“变乎骚”之“变”由“辨骚”得出,“变乎骚”之“变”与“通变”的内涵有内在关联,因此对“通变”观进行辨析。在内容上,与以往对《辨骚》篇的研究相比,不同于以往只针对单一问题的研究分析。本文是对《辨骚》篇研究中所有有争议的问题进行的全面、具体的概括总结,并进行辨析。在研究方法上,本文的每一个章节都是针对一个问题得辨析。论文首先对前人学者的观点分类,对他们的研究观点与理论依据进行梳理。其次对学者们的研究稍加评析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最后,对自己的观点进行具体的理论阐述。在结论上,本文的论述中提出了新的理论依据。如对《辨骚》归属的论述中,提出“倚《雅》《颂》”“驭楚篇”是“文之枢纽”五篇关系的总结。在对“通变”观内涵的辨析中,提出“望今制奇,参古定法”与“酌奇而不失奇正,玩华而不坠其实”是一脉相承的文学创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