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食管引流型喉罩通气道的临床应用研究 食管引流型喉罩通气道(PLMA)是一种能够将消化道和呼吸道有效隔离的改良型喉罩通气道,可提高喉罩通气道的安全性,扩大喉罩通气道的适用范围,具有比标准型喉罩通气道(SLMA)更为安全和广泛的临床应用特性。本研究从临床应用的角度出发,通过与SLMA的对照观察和自身对照观察,对PLMA的操作特性、用于机械通气的有效性、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环状软骨压迫操作对PLMA插入操作和通气功能的影响以及头前屈位对PLMA通气功能和解剖位置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以期为PLMA的临床应用提供资料。本研究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 食管引流型喉罩通气道与标准型喉罩通气道在全身麻醉应用的比较 方法:选择ASA Ⅰ~Ⅱ级实施择期整形外科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平均分为食管引流型喉罩通气道(PLMA)组和标准型喉罩通气道(SLMA)组。在常规麻醉诱导后分别插入PLMA或SLMA,并将通气罩充气至60 cmH2O。观察两种喉罩通气道的插入特征、气道密封压和漏气部位,记录麻醉诱导前后、喉罩插入时和喉罩插入后5 min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心率(HR)的变化情况。在PLMA组患者,观察胃管的插入情况。记录麻醉期间发生的呼吸并发症和呼吸道损伤情况。 结果:PLMA组首次插入即获得满意肺通气的例数高于SLMA组(30/27),但其操作时间显著长于SLMA组。PLMA组的通气罩充气量和气道密封压显著高于SLMA组。两组插入操作所致的血流动力学反应相似且均非常轻微。 第二部分 环状软骨压迫操作对食管引流型喉罩通气道插入操作和通气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择ASA Ⅰ~Ⅱ级实施择期整形外科手术的患者50例,在常规麻醉诱导后于环状软骨压迫操作下应用专用引导器插入PLMA。保留引导器并将通气罩充气至60 cmH2O,观察并记录患者的通气情况、通气罩充气量、气道密封压和FOB评分。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