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冷战遗留问题研究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lgq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东亚冷战遗留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对这些问题的未来进行思考和建议: 一、冷战不仅仅是美国与苏联的事情;美国冷战任务的完成标志应该是使得共产主义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在全球消失,并在这些国家和地区建立起符合美国标准的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美国在全球冷战任务的完成情况具有不同特点。美国还在推进冷战任务完成的过程中。 二、对冷战概念的理解应该从三层着眼;冷战在欧洲以剧变的方式结束,在亚洲以渐变的方式结束。冷战在欧洲的结束具有相对彻底性,在亚洲的结束具有相对的非彻底性。作为冷战遗留的冷战思维与冷战是一对紧密联系的概念,中国曾经也抱有冷战思维。 三、当今的朝鲜半岛问题是冷战核心之一。两极格局瓦解后,朝鲜半岛仍然笼罩着冷战的阴影。但苏联解体后,朝鲜半岛的冷战阴影并没有散去。朝鲜半岛问题发展成为朝核危机,围绕朝核危机为核心的“危机—谈判”频繁交替出现。两极格局瓦解后的朝鲜半岛冷战更多地具有不对称性和不平衡性。但是,韩国因素影响美韩同盟的冷战倾向。 四、两极格局瓦解以来美日同盟的发展反映了冷战在亚洲结束的特点:历史继承性强、结束的标志模糊、时间长;美日同盟发展是对冷战任务的部分继承和发展。美国的美日同盟政策也建构了冷战在亚洲的结束模式,是冷战在亚洲结束的一面镜子。 五、台湾问题本质上是中国的内政。但台湾问题的形成也是冷战国际事务的发展对于中国内战的外在影响而产生的结果。美国始终是台湾问题的一个关键因素。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政策也必然影响到冷战在亚洲的渐变性结束。 六、中国威胁论有它的历史渊源。新中国建立前的中国威胁论主要是因为歧视中国或为了侵略中国而形成的;冷战时期的中国威胁论是由冷战态势和中美对抗决定的;美国比较流行的中国威胁论不仅带有冷战思维,而且在理论及其论证方法上是荒谬的,即在历史经验主义哲学指导下,用不完全归纳推理来代替完全归纳推理。它的前提是把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理所当然地设定为民主国家,把社会主义中国看成非民主国家,刻意抹杀资本主义所谓民主国家对外侵略。冷战结束后美国对华外交有不少冷战现象,中美关系还没走出冷战阴影。 七、冷战在全球的开始和结束不都是一样的。冷战在欧洲的形成和发展基本上是在雅尔塔体制内进行的:而在亚洲,冷战是由欧洲扩展而来的,并且基本上是在雅尔塔体制与旧金山体制相互斗争和牵制中运行的。冷战在欧洲和亚洲的结束不同,也与冷战在这两个地区肇始与运行的不同机制有关。同时,不仅仅是美国、中国,日本因素也影响亚洲冷战遗留问题。 八、建议对东亚冷战遗留问题首先要采取相容的态度,创造相容条件,其次是要进行应对准备,加强“硬”实力准备,同时准备好“软”实力。
其他文献
产业政策是国家为了全局和长远利益而主动干预产业活动的各种政策的总和。产业政策是综合运用财政、税收、金融、价格、外贸及外汇等调控手段的政策体系。产业政策对调整产业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