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互会与欧共体(欧盟前身)作为经济合作与一体化模式的组织载体,从成立之日起就在世界经济领域有着相当的影响力。这两个经济集团的主要成员国在地理上相邻,但是却分属两大阵营,30多年来未建立正式关系。它们之间的关系变化即反映了冷战时期的国际形势,又或多或少的影响了国际经济格局的走势。 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中期的双方对立时期,这个时期的特点就是:冷战初期,双方一直互不承认,互相指责。美国封锁以苏联为首的经互会成员国的经济,经互会国家自甘封闭,不与欧共体接触。在20世纪60年代末,随着国际形势的缓和双方关系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在这个时期,双方经济贸易发展较快,贸易范围大,数量增加;经济合作形势多样,经济上的互补性愈发明显。然而,历史的车轮进入到70年代末期,随着苏联大国霸权主义的膨胀和入侵阿富汗,双方关系又进入“新冷战”时期,1980年1月欧洲议会以压倒多数通过决议,“要求欧洲共同体执委会重新审查共同体与苏联之间的一切商务、信贷和财政关系”。同时,共同体决定配合美国对苏粮食禁运,在对苏贸易方面采取了一些严厉的措施。到80年代后半期到90年代是双方关系的“第二次缓和”与冷战逐步消亡的时期。 经互会与共同体政治经济关系在不同的时期具有不同的表现和特点,但是总的发展趋势是双方关系一直处于不断改善和发展之中,而且政治关系对经济关系的影响日益减少。经互会和欧共体关系的不断发展给它们自身以及欧洲地区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本文通过具体阐述双方关系的演变过程,发现欧共体与经互会在当时世界皆是影响很大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探究冷战时期欧共体与经互会关系的变化,有助于我们理解当今众多区域经济集团的关系,为我们更好的处理我国参与的区域经济组织与其他区域经济组织的合作提供一个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