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移动HSDPA的自适应调制编码技术研究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nterg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互联网浏览、E—mail下载以及多媒体业务的不断增长,移动用户对移动通信系统下行链路的容量、数据传输速率、通信质量等方面的要求在不断提高。为了满足上/下行数据业务传输不对称的需求,3GPP在Rlease5协议中提出了WCDMA的增强技术:高速下行分组接入技术HSDPA。 自适应调制编码(AMC)是HSDPA采用的关键技术之一,它的工作原理是Node B根据用户(UE)反馈的信道质量指示(CQI)选择最合适的下行链路调制编码方案(MCS),由此获得最佳的数据吞吐量。该技术是以获取数据传输速率和误码率之间的最佳平衡为原则。 本文介绍了HSDPA系统的基本原理、物理层技术以及协议结构,分析了无线信道的衰落特性和衰落信道的包络统计特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AMC技术的基本原理,并介绍了两类基本的AMC技术:探索类的MCS选择算法和基于SNR估计的MCS选择算法。 在高速移动环境下,由于信道的快速时变性,信道质量报告的时延降低了信道质量估计的可靠性,导致AMC性能下降。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算法—基于CQI预测的AMC技术,通过预测信道的变化来降低CQI报告时延对AMC性能的影响。对HSDPA的下行链路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AMC技术可以有效提高数据传输质量,改进算法提高了高速移动环境下的系统吞吐量。
其他文献
学位
SAR图像受到相干斑点噪声(乘性噪声)的影响,图像信噪比低(通常小于1),若对斑点噪声抑制不当,会直接影响后续处理。小波分析是继Fourier分析之后的一种新的调和分析方法,在信
为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未来移动通信系统要求能够支持高达每秒数百兆甚至千兆比特的高速分组数据传输。在无线资源日趋紧张的情况下,采用多载波OFDM传输技术和多天线MIMO传输技
由于无线数据和多媒体业务的需求,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最大的特征就是要实现高速率的数据传输,因此保证数据通信的可靠性也就显得非常重要。喷泉码是一种在删除信道下性能优越
HSDPA是3GPP Release5提出的一种增强方案,同时适用于WCDMA和TD—SCDMA系统。从底层来看,HSDPA主要是引入了自适应调制编码(ACM)和混合自动重传(H—ARQ)技术来增加数据的吞吐量。但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通信已经逐步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多媒体数据需要极大的数据量,因此,为了满足存储和传输的要求,必须对其进行压缩。虽然当今的视频压
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能在不增加系统带宽和发射功率的前提下大大增加系统容量,提高系统频带利用率和传输质量,改善系统的性能,成为未来无线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已有
空天DTN网络与地面网络有很大的不同,面临着很多关于可靠性、端对端传输方面的挑战。在空天DTN网络中,源端和目的端间的链路经常中断,且往返时延比较长,TCP传输效率很低,甚至
当前,嵌入式技术逐渐成为一门流行的计算机技术,嵌入式系统已经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数字产品的普及而得到广泛应用。相应的嵌入式系统的应用与开发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正
移动互联网飞速发展,智能终端成为人们生活或者工作的一个重要接入点,承载着越来越多的用户个人隐私数据。作为全球最活跃的移动终端平台,Android平台是恶意攻击者的首要目标,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