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喀斯特山区因生境本底脆弱、人为活动强烈,水土流失、石漠化等环境问题严重,以致流域内部人地矛盾突出、经济发展受到制约。本研究综合考虑喀斯特山区景观演替过程、土壤侵蚀过程和石漠化过程的生态风险,构建了流域景观综合生态风险评价模型,以乌江流域内324个小流域为评价单元,评估流域综合生态风险,并分析流域生态风险时空演变特征和利用地理探测器探测其变化的空间驱动因素。旨在对乌江流域(贵州段)生态环境治理、修复以及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生态风险预警提供参考依据。以及研究结果对流域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系统治理与可持续发展等具有重要的意义。相关研究结果表明:1)(1)2000-2015年,15年间流域在受人为活动的影响下,流域景观类型和景观格局的变化表现为林地、草地、人工表面和湿地景观类型面积比例分别增加了2.87%、1.03%、0.49%和.021%,耕地面积比例不断减少,达4.7%。由各项景观格局指数的变化特征,说明流域景观格局在15年发生了显著变化,整体上流域景观格局日渐趋于优化和稳定。(2)在一系列水土流失和石漠化综合项目的实施影响下,乌江流域的土壤侵蚀模数由2000年的9.80下降至2015年的6.03t/(hm~2·a),乌江流域属于轻度侵蚀;其中,流域上下游土壤侵蚀模数较中游较大,15年间流域土壤侵蚀模数的变化量空间差异性较大,表现为流域下游变化最大,中游较小,上游变化最小。(3)15年间,流域内非岩溶地区的面积比例基本保持不变,而岩溶区不同石漠化等级的面积比例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其中极重度和重度石漠化的面积比例变化不凸出,中度石漠化面积比例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轻度石漠化面积比例逐渐减少,和无石漠化面积比例逐渐增加。流域内极重度和重度石漠化区域主要集中分布于流域内上下游地区,中游也有部分零散分布。2)200-2015年,基于景观演替过程的生态风险呈现出不断增加的趋势,而基于土壤侵蚀与石漠化过程生态风险呈现不断下降的变化趋势;流域综合生态风险平均值分别为:0.58、0.61、0.66和0.31,流域生态风险呈现部分时期升高,但整体上呈现下降的态势;高等级风险区主要集中分布于流域上游、下游地区,低等级风险区分布于中游地区。3)将综合生态风险与相关影响因子进行图表和地理探测器分析,研究表明其综合生态风险的时空变化特征受自然因素控制,而人为活动是其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流域内表征人为活动因子的解释力比自然因子的解释力较大,其中人为干扰因子解释力最大和最小分别为83%、38%。综上所述,人为活动因素是综合生态风险动态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