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以彭氏眼针观眼识病理论为指导,用球结膜微循环检测仪观察健康人群与中风病上肢屈肌痉挛患者左眼肝胆区白睛络脉特点,比较两组人群白睛络脉量化后各指标的差异性,同时观察中风病上肢屈肌痉挛患者经过眼针康复疗法干预后左眼肝胆区白睛络脉、中医证候评分、上肢痉挛情况、上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ADL)、表面肌电(surface electromyography,s EMG)、以及血清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谷氨酸(Glutamic acid,Glu)、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含量的变化。以期为观眼识病理论的科学性提供客观临床证据,探讨以白睛络脉积分作为评价眼针康复疗法治疗效果指标的可行性,观察眼针康复疗法干预中风病上肢屈肌痉挛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资料与方法:本论文分为三个部分,论文一在2020年7月到2021年11月期间将符合要求的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康复中心住院的中风病上肢屈肌痉挛患者纳入疾病组,同时招募与疾病组年龄相仿的医院职工和住院患者家属中健康志愿者纳入健康组,每组76例,分别将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录入球结膜微循环检测仪系统中,且两组人群的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根据观眼识病理论穴区划分方法,采用TR8000D型微循环检测仪观察两组研究对象左眼肝胆区白睛络脉的形态和血色,以田牛教授制定的球结膜微循环综合定量分析方法为依据,对穴区白睛络脉的清晰度、微血管数、网络结构、细静脉管径、细动脉管径、细动静脉管径比、边缘不齐、粗细不均、囊状扩张、走行异常、微血管瘤、缺血区、血色各分项指标进行量化,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白睛络脉量化后的总积分及各分项积分。论文二将论文一中疾病组的患者在纳入的同时按照随机对照方法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8例,试验完成时试验组有3人由于未完成治疗而导致脱落;而对照组有2人由于未完成治疗脱落,1人数据不完整剔除,每组最后各剩余3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内科药物和体针治疗方案,对照组行康复训练,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眼针康复疗法。每周治疗5天,4周为一个疗程。治疗前后观察两组受试者肝胆区白睛络脉形色定量积分变化规律,具体观察及计算方法与论文一相同。论文三中研究对象仍为论文二中的受试者,在治疗前后对两组受试者的中医证候评分、上肢痉挛情况、上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估,采集表面肌电信号参数资料,同时采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标本,取出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γ-氨基丁酸、谷氨酸、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神经生长因子的含量。用常规量表中医证候评分、改良Ashworth肌张力分级(modified Ashworth scale,MAS)、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上肢部分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以及客观评价指标表面肌电共同评估眼针康复疗法治疗中风病上肢屈肌痉挛的临床疗效,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γ-氨基丁酸、谷氨酸、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神经生长因子的含量变化来探讨眼针康复疗法治疗中风病上肢屈肌痉挛的作用机制。试验所得结果均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论文一结果:1.疾病组与健康组的年龄、性别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疾病组与健康组左眼肝胆区白睛络脉总积分存在差异,疾病组积分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疾病组与健康组肝胆区白睛络脉在清晰度积分、网络结构积分、边缘不齐积分、微血管数积分、细动静脉管径比积分、粗细不均积分、囊状扩张积分、走行异常积分、微血管瘤积分、缺血区积分、血色积分各分项积分存在差异,且疾病组积分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静脉、细动脉管径积分疾病组与健康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论文二结果:1.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前两组的年龄、性别、病程、病变性质、患侧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前肝胆区白睛络脉总积分、各分项积分包括清晰度积分、网络结构积分、微血管数积分、细静脉管径积分、细动脉管径积分、细动静脉管径比的积分、粗细不均积分、边缘不齐积分、走行异常积分、囊状扩张积分、微血管瘤积分、缺血区积分、血色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3.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肝胆区白睛络脉总积分比较,试验组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各分项积分中清晰度积分、网络结构积分、粗细不均积分、边缘不齐积分、走行异常积分、囊状扩张积分、微血管瘤积分、血色积分,试验组积分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血管数积分、细静脉管径积分、细动脉管径积分、细动静脉管径比的积分、缺血区积分试验后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论文三结果:1.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前中医证候评分、上肢痉挛评分、上肢运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表面肌电以及血清γ-氨基丁酸、谷氨酸、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神经生长因子水平经检验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中医证候:两种治疗方法均能改善中风病上肢屈肌痉挛患者中医证候,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上肢痉挛情况:两种治疗方法均能改善中风病患者上肢屈肌痉挛情况,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上肢运动功能评分:两种治疗方法均能提高中风病上肢屈肌痉挛患者上肢运动功能,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两种治疗方法均能提高中风病上肢屈肌痉挛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表面肌电:两种治疗方法均能降低肱二头肌i EMG值、协同收缩率CR值,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试验后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1.4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43%,试验组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8.两种治疗方法均能提高血清中γ-氨基丁酸、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神经生长因子含量,降低血清中谷氨酸含量,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中风病上肢屈肌痉挛患者左眼肝胆区白睛络脉存在异常改变,显影略模糊,清晰度较差;络脉血色稍深,多呈暗红色或暗紫色;络脉呈现粗细比例不均,局部可见膨出扩张,甚至血管瘤;络脉走形欠柔和,局部可见边缘不齐;络脉增生区与无络脉区即缺血区并存,增生区的络脉由正常的树形分布转化为网状且分布较局限;络脉减少区域可见缺血区。2.中风病上肢屈肌痉挛患者左眼的肝胆区白睛络脉出现特征性改变说明观眼识病具有充分的客观依据,也为眼针治疗提供了证据。3.中风病上肢屈肌痉挛患者肝胆区络脉形态颜色随病情的变化而变化。4.白睛络脉积分既可以用于疾病诊断也可以作为中医疗效评价指标。5.眼针康复疗法能够改善中风病上肢屈肌痉挛患者的中医证候、缓解上肢屈肌痉挛、提高上肢运动功能以及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6.眼针康复疗法对进一步改善中风病上肢屈肌痉挛患者的痉挛情况疗效确切。7.眼针康复疗法通过提高血清γ-氨基丁酸、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神经生长因子水平,降低血清谷氨酸水平,能够缓解中风病上肢屈肌痉挛患者的痉挛程度,促进上肢运动功能恢复,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