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浙江省2010-2017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和城镇化的时空分布特征,探索时空热点,并分析城镇化对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影响,从而为制定防控儿童死亡的政策和措施提供参考依据,同时也为类似的研究提供分析思路和方法学参考。方法通过《浙江卫生年鉴》及各地区的《统计年鉴》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收集整理2010-2017年浙江省各地级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和城镇化相关指标数据,绘制统计地图进行统计描述,采用面板数据模型探索城镇化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相关性;基于浙江省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采用全局空间自相关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空间自相关性,用单纯空间扫描统计量探测聚集区域;分别以街道和社区/村为空间尺度对杭州江干区2010-2017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资料进行时空重排扫描统计,寻找时空热点。结果1.2010-2017年浙江省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从8.2‰降至3.41‰,各地区均有所下降,丽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下降速度最快,降幅为5.33‰,其次是衢州和绍兴,降幅分别为4.88‰和4.32‰,浙江省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在杭州、宁波较低,在衢州和丽水较高。2.浙江省各地级市城镇化率存在空间差异,杭州历年城镇化率均高于其它城市,2017年城镇化率达76.8%。其次是宁波,2017年达到72.4%,丽水和衢州始终排在末两位,2017年达城镇化率分别为59.7%和55.7%。基于面板数据探索城镇化对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影响,最终选择固定效应模型,城镇化率(b=-0.114,P=0.032)、医疗卫生人均财政支出(b=-0.172,P=0.033)和空气质量优良率(b=-0.017,P=0.049)是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影响因素,且均呈负相关关系。3.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的全局自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浙江省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不存在空间自相关性(Moran’s I=-0.039,z=-0.402,P=0.356),局部自相关结果发现了4个聚集区,台州临海市呈现高高值聚集,宁波的慈溪市、镇海区和鄞州区以及绍兴的越城区和柯桥区呈现低低值聚集,杭州江干区、西湖区呈现高低值聚集,杭州拱墅区、下城区、滨江区及嘉兴海宁市呈现低高值聚集。单纯空间扫描结果发现了5个高聚集区和2个低聚集区,杭州市江干区是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一级聚集区,为高聚集区(LLR=119.06,P=0.001,RR=4.42)。第一个次级聚集区覆盖了宁波的大部分地区,以及舟山、嘉兴和绍兴的部分地区(镇海区、慈溪市、上虞市、越城区、定海区、余姚市、南湖区、北仑区、海盐县、鄞州区、江北区、奉化市、江东区、海曙区、平湖市),为低聚集区(LLR=41.92,P=0.001,RR=0.59)。第二个次级聚集区在杭州西湖区,为高聚集区(LLR=41.60,P=0.001,RR=2.67)。第三个次级聚集区位于涵盖了台州、绍兴、金华、宁波的部分地区(临海市、仙居县、宁海县、新昌县、天台县、三门县、磐安县、嵊州市),为高聚集区(LLR=34.23,P=0.001,RR=1.62)。第四个次级聚集区位于温州瓯海区和龙湾区,为低聚集区(LLR=21.01,P=0.001,RR=0.47)。第五个次级聚集区位于衢州江山市、常山县、柯城区以及丽水遂昌县,为高聚集区(LLR=11.31,P=0.004,RR=1.57)。第六个次级聚集区位于金华浦江县,为高聚集区(LLR=7.78,P=0.032,RR=1.86)。4.基于个体数据2010-2017年杭州市江干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资料进行时空重排扫描统计结果显示:当以街道为空间尺度时,发现高聚集区为2010年3月29日至2013年2月28日的凯旋街道和闸弄口街道(GLR=6.73,P=0.003)。当以社区/村为空间尺度时,并未发现存在时空聚集性。结论1.浙江省儿童生存水平逐渐提高,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存在地区差异但差异正逐步缩小,丽水、衢州是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重点防控区域。2.浙江省城镇化水平稳步提升,城镇化率、医疗卫生人均财政支出和空气质量优良率这三个因素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呈负相关关系。3.空间自相关分析可对事件发生的聚集区域和聚集类型做出判断,时空扫描统计量可以准确找出事件高发区和低发区,合理选择扫描空间尺度是分析结果可靠的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