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丙型肝炎病毒(HCV)是一种RNA病毒,易变异,感染后隐匿性强,不易觉察,并且具有传染性,是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等疾病爆发的主要原因。每年HCV新增感染病例超过300万,目前全世界存在1.7-1.8亿的感染者,约占全球人口总数3%。由于在研发HCV疫苗过程中缺乏可用的动物模型,经由临床验证的可用疫苗迟迟未得以研发。HCV中NS3/4A丝氨酸蛋白酶是一种异二聚体结构的金属蛋白酶,主要负责HCV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丙型肝炎病毒(HCV)是一种RNA病毒,易变异,感染后隐匿性强,不易觉察,并且具有传染性,是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等疾病爆发的主要原因。每年HCV新增感染病例超过300万,目前全世界存在1.7-1.8亿的感染者,约占全球人口总数3%。由于在研发HCV疫苗过程中缺乏可用的动物模型,经由临床验证的可用疫苗迟迟未得以研发。HCV中NS3/4A丝氨酸蛋白酶是一种异二聚体结构的金属蛋白酶,主要负责HCV NS3-NS5B非结构蛋白的水解和成熟,对于HCV增殖和复制过程具有重要作用。一旦该蛋白酶的活性被抑制,HCV即失去增值复制的能力,因此,NS3/4A丝氨酸蛋白酶一度成为抗HCV药物研发的重要靶点。简单、灵敏的HCV蛋白酶活性检测方法对于其抑制剂的筛选和相关药物的研发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基于HCV蛋白酶活性的传统检测方法,如: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法,化学发光法,电化学检测法等,大多具有耗时长、需要大型仪器和专业操作人员的协助等缺陷,因此迫切需要开发快速、便捷的HCV NS3/4A蛋白酶活性检测的新方法。侧流层析试纸条具有简单便携,检测时间短等独特优势,但由于其可视化过程依赖于显色剂的聚集,并且缺少优异的信号放大机制,导致灵敏度较低。我们课题组前期发展了一种蛋白酶靶向的可激活RNA聚合酶转录机制,用于信号的转换和放大。本文工作将该种信号放大机制与侧流层析试纸条相结合,从而实现HCV蛋白酶的便捷、可视化检测。主要开展以下工作:1、响应NS3/4A蛋白酶活性的可激活RNA聚合酶(PRN S 3/4 A)的克隆、表达及基本性质探究。根据课题组此前开展的系列工作,我们基于分子克隆技术构建重组质粒p ET28a-prN S 3/4 A,并表达重组蛋白PRN S 3/4 A。该蛋白由T7溶菌酶和T7 RNA聚合酶经连接多肽串联而成,其中连接多肽含有NS3/4A蛋白酶可特异性识别的多肽序列。我们同时通过异源表达获得了NS3/4A蛋白酶,将激活型T7 RNA聚合酶的转录产物设计为G-四链体。当NS3/4A蛋白酶存在时,T7 TNA聚合酶被激活,转录产物可以与小分子Th T相结合,在495 nm处发出荧光,验证了PRN S 3/4 A的蛋白酶响应性和信号转换放大功能。为后续基于试纸条的NS3/4A蛋白酶可视化检测奠定了基础。2、构建可响应HCV NS3/4A蛋白酶活性的侧流层析试纸条。我们将具有酶切激活信号转换放大能力的PRN S 3/4 A与侧流层析试纸条相结合,发展了快速、便捷检测NS3/4A活性的试纸条。通过Au与-SH的相互作用,我们将寡核苷酸链1修饰于纳米金,试纸条检测线TL和对照线CL处通过划线技术固定有捕获寡核酸链2和捕获寡核苷酸链3,寡核苷酸链1和寡核苷酸链3互补。PRN S 3/4 A的转录产物被设计为可分别与寡核苷酸链1及寡核苷酸链2互补的核酸序列。当NS3/4A蛋白酶存在时,T7 RNA聚合酶被激活,转录出RNA,其可在TL处与核酸功能化的纳米金形成“三明治”结构,随着捕获的纳米金增多,TL处显示肉眼可见的红色,从而实现便捷直观地检测NS3/4A蛋白酶活性。随后我们对蛋白浓度进行优化,并进行选择性、灵敏度实验,结果表明基于侧流层析试纸条的新方法可以实现对HCV NS3/4A蛋白酶活性的灵敏可视化检测,检测限低至5 p M。3、基于分子内相互作用提升T7 RNA聚合酶转录效率的探究。T7 RNA聚合酶需先识别溶液中模板的启动子序列,才能启动后续的RNA合成。该转录生成RNA的过程一般是在异相体系中进行。为了缩短T7 RNA聚合酶搜寻启动子的时间,提升其转录效率,我们尝试将T7 RNA聚合酶与核酸共价偶联标签DCV蛋白融合表达。该融合蛋白T7 RNAP-DCV通过DCV的作用,与转录模板共价结合形成转录复合物,以期将T7 RNA聚合酶与转录模板之间的分子间相互作用转换为分子内相互作用。初步实验结果显示,该设计可使T7 RNA聚合酶转录效率提升6倍,具有可行性。
其他文献
《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了课程的基本理念,其中一个是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生对周围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种好奇心和求知欲是推动学生科学探究学习的内在动力,
2017年,小学科学课程成为基础性课程,从小学一年级开课,学科地位提升的同时,小学科学教师大量增加,低年级科学教师在教学中随之也遇到了很多困惑,特别是对低年级科学课组织教学感到十分不适应。低年级科学课如何有效地组织教学呢?本文就以《多样的天气》一课为例进行探讨。
在当下,科学毋庸置疑已经成为小学阶段的基础课程。科学这门学科在培养学生对于科学的态度、实践能力等方面的素养上发挥着重要作用。而课堂是小学科学教师教授学生基础知识的主要场所,想要让学生学好科学知识,培养良好的科学素养,就必须实现课堂上的有效教学。因此,优化小学课堂教学就变得至关重要,本文将从用好教材、周密规划探究活动、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加强学生互动合作、利用多媒体教学这五方面进行系统的分析。
随着国家经济水平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断地提升,生活的质量也越来越高,因此人们对于饮食的需求不再是简单的吃饱肚子,而是不断的去追求健康饮食,合理的膳食,提高自身的健康,肉类食品被人们以各种各样的形式端上了餐桌,极大程度上改善了人们的饮食结构,牛肉是当前人们喜爱的肉类食品之一,也是主要的肉类食品之一,牛肉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亚油酸,具有益气养胃、促进康复、减肥减重的作用,在日常生活中受到了人
深度教学概念最早由郭元祥教授提出,并且成为了新课改背景下的重要成果。相对于传统的浅层教学概念,深度教学更加注重引导学生开发学习内容的多种功能,以此来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在知识内容与知识形式十分丰富的语文课程中,深度教学概念无疑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因此,笔者深入到教学一线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本文将根据研究当中产生的想法,具体阐述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深度教学的必要性以及深度教学的具体组织方法。
一按照佛教戒律的规定,比丘可以拥有3种僧服(三衣)、比丘尼拥有5种僧服(五衣),佛陀为使僧人与外道有所区别,以及避免僧人对所穿着的衣服生起欲染心,于是规定僧衣应染成"坏色"(颜色不用上色或纯色,所有新衣必须有一处点上另一种颜色),称为"袈裟"。此外,在制作上,僧服要由破碎衣片修补缝缀而成,所以称为"衲衣",寓意少欲知足,远离世间的荣显。佛教传入中国之后,僧服最初也是沿袭印度的传统。但是中国很
为探究基于射频识别(RFID)标签传感器对表面裂纹扩展动态监测能力,采用微带标签天线作为裂纹传感器,以其反向散射信号作为裂纹扩展表征参数,并设计了一种裂纹扩展测试的新方法。该方法采用降载勾线法以获得表面裂纹在扩展中的实际尺寸,建立了表面裂纹尺寸与反向散射信号相位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该传感器可对5.646 mm2的裂纹扩展量进行感知,理论上能够实现0.195 (°)/mm2的监测灵敏度,达到了
在基于云的存储系统中,加密是一种常用的保护数据隐私的策略,但是仅仅采用加密方式并不能抵抗所有类型的攻击,例如,攻击者可以通过观察用户对数据的访问模式来推断隐私信息,其中包括数据的重要程度、数据的关联性,然后对信息进行分析,以此发现用户更多的隐私信息,甚至是加密数据的内容等。不经意随机访问机(ORAM)是一种可以用来隐藏I/O操作的数据访问模式的加密方案。ORAM混淆每一次访问过程,使其与随机访问不
拉曼光谱是基于样品本身的非弹性光散射,包含了样品中的天然指纹信息,因此拉曼光谱已经成功应用于测定化学成分、分子结构。然而拉曼光谱低的灵敏度限制了其在生物医学的广泛应用。20世纪70年代对粗糙银金属表面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urface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SERS)现象的观察和证实,极大的提高了拉曼光谱的检测灵敏度。在细菌检测相关的食品安全、环境监测和临床诊断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