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离子注入白金针菇生物学效应的研究

来源 :新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K654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离子注入白金针菇及其生物学效应的研究在国内还是首次,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是研究离子注入对白金针菇的生物学效应的影响,为获得优质、高产的金针菇菌株提供较佳的参数和新的出发菌株,为食用菌育种的学术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在本文中,通过正交优化试验确定出了白金针菇菌丝生长的最佳固体培养基配方,液体发酵试验筛选出了较好的液体发酵配方。在此基础上对白金针菇F3进行了三次N+离子注入。注入结果表明,N+离子注入对白金针菇的生物学效应明显,不同注入剂量的生物学效应不同,呈“马鞍型”曲线变化规律。同时,离子注入会导致白金针菇菌丝细胞发生突变,且突变率高,突变谱宽。通过一系列筛选工作和生物学效应的分析对比,获得了与出发株相比有明显变异特征的正突变株F6、F615和负突变株F62。对他们进行了出菇试验,结果突变菌株F6、F615第一茬菇的平均生物转化率比出发株提高了24.01%,出菇周期缩短了15d,均盖直径小了0.3cm。而突变菌株F62的出菇情况则相反,第一茬菇的平均生物转化率仅为35.38%,比出发菌株下降了39.75%,出菇周期长达97d。最后,总结了一些出菇栽培过程中的经验,为工厂化生产提供一些参考。
其他文献
众所周知,对于加速结构来说,抑制高次模是一项关键的技术。本论文介绍的二维金属光子晶体微波加速结构具备约束主模、有效抑制高次模的能力,从而保证束流低发射度,且加速梯度也较
随着高新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众多基于计算机、微处理器、电力电子装置控制或管理的现代化工业与民用用电设备,对电能质量更加敏感,受电能质量影响所造成的经济和社会损失问题日趋突出,因而人们对电能质量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提高电能质量,首先就必须准确、快速地分析电网中电力参数,而电力参数中引入的野值信号使电力参数分析的可靠性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国内外大量的实践经验表明:观测值中即使只包含少量的野值